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王蓓蓓:从生理增生到恶性肿瘤 乳腺疾病的科学分类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   
2025-07-08  健康大河南

      乳腺健康是女性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乳腺增生、结节等常见问题,许多人存在认知误区,甚至将其与乳腺癌直接画等号,陷入不必要的焦虑。本文将系统梳理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癌的本质区别,破除 "增生一定会癌变" 结节就是癌症前兆 " 等错误观念,帮助女性科学认识乳腺健康,建立正确的防治观念。?

  一、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生理性改变?

  1. 增生的本质与类型?

  乳腺增生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乳腺组织对内分泌变化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分为:?

  单纯性增生:占乳腺增生的 90%,表现为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增生及间质纤维化,与月经周期相关,经前加重,经后缓解?

  非典型增生:仅占 10%,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恶变风险较单纯性增生高 3-5 倍?

  2. 典型症状与诊断?

  症状:乳房胀痛、刺痛,可触及颗粒状或片状增厚,少数出现淡黄色乳头溢液?

  诊断要点: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病理活检是鉴别单纯性与非典型增生的金标准?

  3. 误区纠正:增生≠癌症前兆?

  真相:95% 的乳腺增生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仅非典型增生需密切监测?

  数据:单纯性增生患者终身患乳腺癌风险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约 12%)?

  二、乳腺结节:形态描述而非疾病诊断?

  1. 结节的性质与分类?

  良性结节(80%):包括纤维腺瘤、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恶性结节(20%):多为乳腺癌,少数为肉瘤?

  BI-RADS 分级标准:?

  2 级:良性结节,恶变率 0%?

  3 级:可能良性(恶变率<2%)?

  4 级:可疑恶性(4A恶变率2%-10% 4B 10%-50% 4C 50%-95%)

  5 级:高度恶性(恶变率≥95%)?

  2. 误区纠正:发现结节≠患癌?

  临床数据:体检发现的乳腺结节中,仅 5%-10% 为恶性?

  处理原则:BI-RADS 3 级及以下结节无需手术,定期随访;4 级及以上需活检明确性质?

  三、乳腺癌:需早期筛查的恶性肿瘤?

  1. 乳腺癌的高危信号?

  无痛性乳房肿块(70% 为首发症状)?

  乳房皮肤异常(酒窝征、橘皮样变)?

  乳头改变(内陷、糜烂、血性溢液)?

  腋窝淋巴结肿大?

  2. 与增生、结节的本质区别?

  生物学行为:乳腺癌是失控的细胞增殖,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增生与良性结节为可控的细胞增殖?

  治疗方式:乳腺癌需手术、化疗、靶向等综合治疗;增生多无需特殊治疗,良性结节可观察或微创切除?

  3. 误区纠正:乳腺癌并非不可预防?

  一级预防:通过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限制酒精等可降低 30% 发病风险?

  二级预防:40 岁起定期筛查,早期乳腺癌 5 年生存率>90%?

  四、从增生到癌症:真实的恶变路径?

  1. 罕见的恶变链条?

  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关键点:从单纯性增生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 10-20 年,且仅少数非典型增生会恶变?

  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1)推荐起始年龄更早(<40岁)开展乳腺筛查。

  (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

  (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

  (5)必要时联合乳腺增强MRI。

  ?

  五、乳腺健康管理的科学建议?

  1.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危人群以外的所有女性。

  20~39岁

  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0~70岁

  (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

  (2)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70岁以上

  (1)适合机会性筛查

  (2)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2. 增生患者管理?

  单纯性增生: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减少咖啡因摄入),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中药调理?

  非典型增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并加强筛查频率?

  3. 结节患者管理?

  BI-RADS 2-3 级:每 3-6 个月复查超声,避免自行按摩刺激结节?

  BI-RADS 4 级:尽早进行空心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后制定方案?

  六、常见误区深度解析?

  1. 误区一:按摩能消除乳腺增生和结节?

  真相:按摩无法改变乳腺组织的病理结构,不当按摩可能刺激恶性结节生长?

  建议:增生结节无需按摩,怀疑恶性时更应避免按摩?

  2. 误区二:乳腺增生吃药才能好?

  真相:单纯性增生多为生理性改变,无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者可短期用药缓解?

  数据:临床研究显示,中药或维生素B6 对缓解增生疼痛有效率约 60%-70%?

  3. 误区三:乳腺结节必须手术切除?

  真相:80% 的良性结节无需手术,仅出现以下情况需考虑手术:

  结节直径>3cm?

  伴随明显疼痛或压迫症状?

  影像学检查提示 BI-RADS 4 级及以上?

  4. 误区四:乳腺癌早期一定有症状?

  真相:早期乳腺癌多无症状,约 20% 的早期癌是通过筛查发现的?

  警示:不可依赖症状发现癌症,必须依靠定期筛查?

  七、结语?

  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盲目将增生结节等同于癌症,或忽视高危信号延误筛查,都是常见的认知误区。女性应从 30 岁起建立乳腺健康管理意识,通过科学筛查区分良性与恶性病变,对增生结节保持 "既不恐慌也不忽视" 的理性态度。对于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数早期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不必谈癌色变。(文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王蓓蓓)?


[责任编辑: 蒋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