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行业新闻 > 正文

刘国华:保命还是保乳?小孩子才做选择,都要!?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   
2025-07-08  健康大河南

 “发现乳腺癌就必须全切吗?”“保乳手术会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在乳腺外科门诊,类似的疑问每天都在重复。过去,乳腺癌治疗曾陷入 “切得越多越安全” 的误区,但随着技术进步,“保命又保乳” 已从梦想变为现实。数据显示,规范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 10 年生存率与全切相当,而乳房保留带来的心理康复优势显著。?

  一、保乳治疗的科学基础:颠覆传统的临床证据?

  (一)生存率无差异的循证医学证据?

  20 世纪 70 年代起,多项里程碑研究改写了乳腺癌治疗理念:

  NSABP-B06 研究:随访 20 年数据显示,保乳手术 + 放疗与全乳切除的 10 年总生存率无差异(68% vs 67%);?

  EORTC 10801 研究:保乳组局部复发率 8.8%,全切组 2.3%,但 15 年 OS 无统计学差异(58.8% vs 59.7%);?

  中国多中心研究:保乳患者 5 年 DFS 达 89.3%,与全切组的 90.1% 相当(P=0.56)。?

  (二)保乳的附加获益:从身体到心理的双重修复?

  躯体功能保留:保乳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仅 5.2%,远低于全切的 18.7%;?

  心理状态改善:术后 6 个月焦虑评分降低 41%,抑郁评分降低 39%,性生活质量评分提高 37%;?

  社会角色维持:保乳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较全切患者平均提前 2.3 个月。?

  二、保乳治疗的技术革新:精准医学时代的保驾护航?

  (一)术中精准评估体系?

  1. 切缘评估技术升级?

  冰冻病理快速切片:术中 30 分钟内明确切缘性质,阳性率从传统触诊的 18% 降至 7.6%;?

  MarginProbe 系统:利用射频阻抗技术实时检测切缘,灵敏度达 98.3%,特异性 95.7%。?

  2. 肿瘤定位创新?

  超声引导下 Hook-wire 定位:对≤2cm 的微小病灶定位误差≤2mm;?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术中实时显示肿瘤边界,尤其适用于临床不可触及的病灶。?

  (二)肿瘤整形技术融合?

  1. 腺体瓣转移技术?

  适用于:肿瘤位于乳晕周围或体积较大(2-3cm)的患者;?

  技术要点:利用乳腺局部皮瓣或腺体瓣填充切除后的缺损,维持乳房外形;?

  效果数据:乳房体积保留率达 85% 以上,双侧对称性偏差≤1.5cm。?

  2. 腔镜辅助保乳?

  入路选择:经腋窝或乳晕切口,体表瘢痕长度较开放手术缩短 60%;?

  技术优势:3D 腔镜系统提供清晰视野,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年轻患者。?

  (三)术后放疗技术协同?

  1. 大分割放疗?

  疗程优化:将传统 5 周 25 次放疗改为 2 周 15 次,生物等效剂量相同;?

  疗效数据:5 年局部控制率达 96.3%,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从 28% 降至 11%。?

  2. 术中放疗?

  单次剂量:手术同期对瘤床进行 20Gy 照射,总疗程缩短至 1 天;

  适用人群:部分低危患者,5 年局部复发率仅 1.7%。?

  三、保乳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科学筛选是关键?

  (一)适宜保乳的人群特征?

  肿瘤特征:单发病灶,直径≤3cm,距乳头乳晕≥2cm;?

  乳房条件:体积适中,皮肤弹性良好,腺体不过于致密;?

  患者意愿:有保乳需求,且能接受术后放疗;?

  肿瘤类型:HER2 + 型或 HR + 型对综合治疗敏感,TNBC 需谨慎评估。?

  (二)保乳禁忌的警示信号?

  绝对禁忌:?

  多中心病灶分布于不同象限;?

  肿瘤侵犯乳头乳晕复合体;?

  合并结缔组织病或放疗敏感体质;?

  术中切缘多次阳性且无法扩大切除。?

  相对禁忌:?

  肿瘤直径>5cm(新辅助化疗降期后可重新评估);?

  妊娠早期(中晚期可谨慎实施);?

  乳腺照相提示弥漫性微小钙化。?

  (三)特殊人群的保乳策略?

  年轻患者:20-35 岁患者保乳后需加强随访,每 3 个月 1 次乳腺 MRI;?

  老年患者:70 岁以上 ER + 患者保乳联合内分泌治疗,10 年 OS 达 81.2%;?

  妊娠期患者:妊娠中晚期可实施保乳手术,避免全乳切除对哺乳功能的影响。?

  四、保乳治疗的决策流程

  (一)四维评估模型?

  1. 肿瘤维度?

  大小、位置、分子分型(HER2、HR、Ki-67);?

  新辅助化疗反应(降期患者保乳成功率可达 72%)。?

  2. 乳房维度?

  体积、皮肤弹性、腺体密度(致密型乳腺需联合 MRI 评估);?

  术后外形预测(通过 3D 模拟技术展示可能效果)。?

  3. 患者维度?

  美容期待值(Baker 评分预期等级);?

  生育计划(保乳不影响未来妊娠哺乳);?

  心理承受能力(对复发风险的接受度)。?

  4. 医疗维度?

  医院放疗设备条件(如能否开展术中放疗);?

  外科医生保乳手术经验(年手术量>100 例为宜)。?

  (二)决策辅助工具?

  安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开发的 “保乳决策支持系统” 包含:?

  风险计算器:输入肿瘤大小、位置等参数,自动生成复发风险预测;?

  3D 模拟系统:可视化展示保乳术后乳房外形;?

  医患沟通模板:标准化呈现保乳与全切的利弊对比。?

  五、保乳治疗的全程管理:从手术到康复的闭环照护?

  (一)术后随访体系?

  频率安排:?

  第 1-2 年:每 3 个月 1 次(乳腺超声 + 肿瘤标志物);?

  第 3-5 年:每 6 个月 1 次(加做乳腺钼靶);?

  5 年以上:每年 1 次(加做胸腹部 CT)。?

  特殊检查:保乳患者每年 1 次乳腺 MRI,评估瘤床情况。?

  (二)功能康复计划?

  1. 上肢功能锻炼?

  术后 24 小时:手指屈伸训练;?

  术后 1 周:肩部旋转运动(钟摆运动);?

  术后 1 个月:爬墙训练(每日 3 次,每次 10 分钟)。?

  2. 外形维护措施?

  佩戴医用级硅胶义乳(术后 1 个月开始);?

  乳房按摩(每日 2 次,每次 15 分钟)预防包膜挛缩;?

  避免患侧上肢负重超过 5kg。?

  (三)心理支持体系?

  支持小组:每月 1 次 “保乳患者交流会”,分享康复经验;?

  正念减压:通过冥想训练降低焦虑,每周 3 次,每次 20 分钟;

  性健康咨询:乳腺外科联合心理科提供针对性指导。?

  六、保乳治疗的未来与挑战?

  分子层面筛选:通过基因检测(如 Oncotype DX)评估复发风险,实现 “低危保乳、高危强化”;?

  影像导航手术:引入术中 OCT 技术,实时观察切缘微观结构,评估时间缩短至 5 分钟;?

  生物材料应用:可降解水凝胶填充剂已进入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改善术后外形。?

  同时强调,保乳治疗的核心是 “不牺牲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美学效果”,任何时候 “保命” 都是前提,而 “保乳” 是在安全基础上的生活质量提升。?

  结语?

  在乳腺癌治疗史上,保乳手术的出现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 它证明癌症治疗不仅是与疾病的战斗,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面对乳腺癌,我们不再需要做单选题,科学技术让“两全其美”成为可能,这需要医患共同努力,用理性决策和规范治疗编织健康与美丽的双重保障。”(文 | 安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刘国华)?


[责任编辑: 蒋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