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里“暗藏”黄曲霉毒素?医生列出2种,注意辨别,早点忌口
身体当中的能量,基本都是从饮食当中获取,而在饮食当中最少不了的就是主食,而所有的主食当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米饭。近期有一则关于米饭中有黄曲霉素的报道,很多人都在不停议论,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摄入之后会对肝脏健康造成损伤,另外黄曲霉素已经被WHO列入国家一级致癌物,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米饭里“暗藏”黄曲霉毒素?医生列出2种,注意辨别,早点忌口
01霉变发黄的大米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一些有包装的食物上,经常可以看到食物的保质期,大米也是一样,如果是真空包装的大米,通常可以保存一年到一年半,普通包装可能仅有半年到一年,而散装的大米没有明确的保质期,如果在保质期没有吃完大米,那么大米就有可能会出现霉变的情况。
另外如果存放大米的位置,湿气比较重,那么大米可能受潮发霉,出现发黄的情况。此时如果生活比较节俭的人,会选择将米用水掏一下,接着食用,可能吃起来没有霉变的味道,但实际上黄曲霉素已经遍布大米当中,而且煮饭的温度达不到消灭黄曲霉素的要求,所以就有可能摄入大量的黄曲霉素,导致癌症的发生,影响生命安全。
02漂白过的大米大米在销售之前,通常会先进行漂白,漂白之后可以让大米看上去非常的有食欲,不过大米经过漂白,可能里面的营养物质会有所流失,但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不过有些不良的商家,可能会将霉变发黄的大米,进行漂白过后,再次投入市场。如果长期食用这样的花生米,会增加肝脏排毒解毒的工作负担,进而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
上述两种米饭当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黄曲霉素,在摄入之后,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最好可以提前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大米,主要是根据大米的颜色以及气味辨别,正常大米表面呈乳白色,而且非常光滑,但以次充好的通常颜色不够亮白。另外优质的大米,闻起来味道是清淡醇香的,而劣质大米的味道闻起来非常浓郁,它们还是很好分辨的。
黄曲霉素不仅仅会藏在大米当中,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当中也有可能会存在黄曲霉素,所以在日常选购以下食物的时候,最好擦亮眼睛。
自榨油
自榨油通常都是小作坊生产的,而这些作坊可能没有正规的榨油工艺,在选择原材料之前也不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很有可能导致原材料中出现发霉的情况,那么用这些原材料炸出来的油当中,自然也会有黄曲霉素存在,所以选择食用油,最好选择超市出售的精炼油。
花生酱、芝麻酱
这类谷物加工食品当中,也有可能存在较多的黄曲霉素,与自榨油道理相同,很多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分,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存放时间比较长的花生或者芝麻,那么其加工制品当中也可能存在黄曲霉素,并且加工后很难分辨出来。
久泡的木耳
大家都知道,如果做菜的时候需要用到木耳,会先用水将其浸泡,但如果木耳没有用完,一直用水浸泡在冰箱当中,那么木耳当中的营养物质很有可能会出现变质的情况,此时就有可能存在黄曲霉素,而变质的木耳,通常从外表上看不出有变化,但是闻上去可能有一不一样的异味,所以最好还是避免食用泡时间比较长的木耳。久泡的银耳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用水泡的时候,只要将他们泡发就可以了,千万不能泡太长时间。
发苦的瓜子
相信很多人在吃瓜子的时候,都吃到过发苦的瓜子,这主要是因为黄曲霉素的存在,但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还是会吃掉发苦的瓜子。但我们千万不能偷懒,一定要及时吐出来,并且在吐出来之后,需要用清水漱口,以免口腔中残留黄曲霉素。如果不漱口的话,那么黄曲霉素可能会由唾液进入我们的身体,进而增加肝癌的患病率。
黄曲霉素其实离我们很近,在选购一些食物的时候,如果不细心或者贪图小便宜,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购买的食物当中存在较多的黄曲霉素,所以在选购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前往正规营运渠道,购买大品牌厂家生产的食物,这样才能避免黄曲霉素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