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又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课啦
家人们!今天直接学术氛围拉满——
学术论坛全是硬核干货,听了绝对涨知识;专委会成立超有仪式感,见证行业新力量;更有院士亲自开讲,每句都是 “神仙知识点”!
这场学术盛宴,不只是郑州市三院的诚意大招,更是给大家准备的“有料”充电局,一起来解锁今日精彩内容,让思维火花狠狠碰撞!
上午场:聚焦郑州肿瘤精准治疗与多学科协作学术院士大讲堂
9月12日,聚焦郑州肿瘤精准治疗与多学科协作学术院士大讲堂在郑州市三院举行,本次大讲堂紧扣当前肿瘤诊疗发展趋势,内容涵盖肿瘤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以及分组实践,包括肺癌、胸部肿瘤以及乳腺癌专场,也涉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等实用议题,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等国内外多位权威专家授课,将前沿理念、先进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致力于攻克肿瘤难题的专家学者踊跃参与。
郑州市抗癌协会秘书长、郑州市三院管城院区执行院长孔天东表示,当前全球肿瘤防治事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精准医疗与多学科协作已成为推动肿瘤医学发展的核心引擎。整合资源,促进学术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是提高诊疗水平、造福广大患者的必由之路。本次会议聚焦肿瘤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汇聚国内顶尖专家的智慧,旨在为各位同仁搭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作为承办单位,郑州市三院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加强肿瘤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持续推动区域肿瘤防治发展。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投稿要求和技巧》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 郝秀原主任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邢镨元教授
《胸部肿瘤放疗新进展》
河南省肿瘤医院 杨成梁教授
《肺癌外科治疗新理念》
河南省肿瘤医院 巴玉峰教授
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病高、分型复杂、治疗周期长、复发风险大等特征。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市三院召开,旨在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推动乳腺癌精准诊疗标准的制定与落实,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探索并构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乳腺癌诊疗模式,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郑州市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郑州市三院副院长曹旸宣读《郑州市抗癌协会成立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发起人、郑州市三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姚丽鸽汇报专委会筹备情况。
结合郑州地区乳腺癌诊疗领域的学科布局、人才梯队建设需求,以及候选人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行业影响力,通过现场表决等环节,最终确定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人选。
主任委员姚丽鸽感谢大家的信任并表示,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汇聚了郑州地区乳腺癌诊疗领域在临床、科研、护理等多维度的核心骨干力量,后续将常态化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跨领域多学科协作等工作,推动区域内乳腺癌诊疗水平向更高质量发展。
下午场:聚焦郑州肿瘤精准治疗与多学科协作学术院士大讲堂
由郑州市抗癌协会主办,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承办的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于今日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国内肿瘤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慧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慧珠教授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讲嘉宾。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国俊、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刘晓红、郑州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郑州市三院院长李培亮出席。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以《精准医学时代下乳腺癌的诊疗》为题带来精彩授课,并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再次来到三院,与各位同道共同探索科学前沿、共话行业发展。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控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丰富,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医院间诊疗仍存在差距。患者生存率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需要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碰撞、打破壁垒,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验的双向奔赴,开展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
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国俊致辞,肿瘤精准治疗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高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肿瘤多学科的诊疗模式广泛的应用,也使复杂疑难杂症的诊断更加科学、系统。本次院士大讲堂邀请国内肿瘤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国际前沿成果,系统分享临床一线实践经验。市科协将继续支持抗癌协会工作,充分发挥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作用,助力郑州市打造区域性医学高地,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温暖的、科学精准医疗服务。
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姚丽鸽表示,本次学术会议不仅为郑州地区肿瘤诊疗领域搭建了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更让前沿的精准治疗理念、先进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深度融入区域诊疗实践。院士专家的智慧分享与经验传递,为现场医务工作者打开了诊疗思路、提升了专业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