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只靠药管用吗?关键还得看这4类维生素
小李叔68岁,血压高,药也没落下,可最近一查体检,血管偏硬,还总有点头晕。他纳闷:“天天按时吃药,咋血压还是上下波动?”其实,像小李叔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数据显示,中国2.45亿高血压患者,60%以上长期吃药、饮食控制做齐全,血压却依旧不稳,老觉得差点什么。身边人都劝他:“一定要补几种维生素!”一提高血压,大家只关注药,却常常忽略了营养素缺乏,真的影响血管健康吗?身体缺那几样,会让你的血压越控越难?
为啥降压药吃了,血压还是高高低低?医生发现,高血压管理不能只看药,补对维生素才算稳根。这4类营养补上,血压或能“安分”下来。到底是哪4种,怎么补最靠谱,别走开——你可能正在忽视一大要点。
高血压只靠药管用吗?关键还得看这4类维生素
不少人觉得“管住嘴、迈开腿,再加上降压药,血压就八九不离十”。可为啥不少人,药也吃了、运动也做了,血管还是越来越硬?原因之一就是血管细胞的修护、功能维持,还需要特定维生素的参与,尤其以下4种:
维生素C。
权威医学指南指出,维生素C补充能够提升血管弹性、减少血管损伤。不少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人群每日摄入足量VC,3个月后,平均舒张压可下降3-5mmHg,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也降低了。
维生素D。
此类维生素与人体血管收缩关系密切。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人,发生高血压概率提升1.5倍。补足维生素D,不仅帮助血压平稳,对心脏健康也有直接益处。老年群体、常晒不到太阳的上班族,尤其容易缺乏。
维生素E。
这类抗氧化物能“清理”细胞里的自由基,防止血管老化,帮助降低动脉硬化风险。连续补充VE,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明显改善,对稳定血压有额外加分作用。
叶酸(维生素B9)。
别以为这只有孕妇才用。其实叶酸能与B12合用,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这是一种损伤血管、诱发斑块的“坏因子”)。数据显示,每减少5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风险会降低10%左右,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等于给血管加装“防护盾”。
上面这4种维生素,从体检报告到医生门诊,几乎每月都有人被提醒过:你可能缺了!只是大多数人重视补钙、补铁,却误以为维生素没啥用,导致血管老得快,药效达不到理想水平。
坚持补这4大维生素,高血压人一年后有哪些变化?医生用真实案例说话
血压数值更平稳,不再忽高忽低
补充维生素C、E后,血管弹性增强,舒张压不易“飙上去”。有一组临床统计:连续补充VC、VE 2-3个月,** 78%的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波动缩小一半**,晚上睡前也不再高居不下。
动脉硬化速度减慢,风险系数下降
维生素E、叶酸和D一块补充,能有效降低血管壁炎症和斑块形成概率,更有利于防止脑卒中、心梗等高风险并发症。在医院随访的数据中,高血压患者补齐维生素1年后,40岁以上脑梗风险降低12.6%。
体能和精力逐渐恢复,不再总觉得乏力
长期高血压人群常常面临“浑身疲软”“记忆力下滑”等烦恼,多数都与维生素缺乏有关。医学会做过调查,补足维生素D和叶酸,1个月内自觉乏力人群减少1/3以上,不少人表示头脑清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