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贾燕燕:帕金森病的用药注意事项与综合管理

发布时间:2024-08-19  来源:   
2024-08-19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区)主治医师 贾燕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治疗策略不仅限于药物控制,更需结合手术、康复及心理支持等多维度手段。本文在详细介绍常用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的局限性、综合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新兴治疗方法的进展,以期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帕金森病常用药物深度剖析

  1、多巴胺能药物

  左旋多巴:作为帕金森病治疗的基石,左旋多巴通过直接补充脑内多巴胺来缓解症状。然而,其长期应用可能导致“剂末效应”和“异动症”,因此需精细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此外,探索新的给药方式如持续皮下注射或肠道凝胶,旨在减少这些副作用。

  复方左旋多巴:通过添加外周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提高了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了外周副作用。但同样需注意剂量调整,避免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恩他卡朋):与左旋多巴联用,可显著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剂末效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通过减少多巴胺降解,间接增加脑内多巴胺浓度,适用于早期或作为辅助治疗。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等):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模拟多巴胺作用,适用于早期患者或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以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和副作用。

  2、非多巴胺能药物

  抗胆碱能制剂(如盐酸苯海索片):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系统,减轻肌肉紧张度,但副作用明显,需谨慎使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金刚烷胺:对少动和强直症状有一定疗效,但需注意其潜在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二、用药注意事项的细化

  1、个体化治疗原则

  每位患者的症状、年龄、基础疾病及药物反应均不同,因此治疗应高度个体化。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和调整。

  2、剂量与给药方式的优化

  剂量调整:应遵循“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的原则,避免突然大剂量给药导致的严重副作用。

  给药时间:尽量将服药时间与进食时间错开,以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同时,可探索使用缓释制剂或特殊给药装置,以维持更稳定的血药浓度。

  3、副作用的监测与管理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等。一旦发现,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特殊监测:对于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需加强监测和随访。

  4、药物相互作用的避免

  帕金森病患者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需特别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三、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与综合管理

  1、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症状。长期用药还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下降、副作用增加等问题。因此,综合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2、综合管理的实施

  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患者,脑起搏器植入术(DBS)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电刺激特定脑区,可显著改善运动症状,减少药物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心理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

  营养与护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新兴治疗方法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有望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医疗也将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总之,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综合治疗策略的实施和新兴治疗方法的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