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中原名医讲师团 > 正文

刘福云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2023-11-09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朱振江/文)人生如一盘棋。心有棋谱,前方有路;勇猛精进,厚积薄发。

  纵观刘福云的医路人生,理性与智慧并存,战略与战术并重,让人叹为观止:一个奋斗的少年,迎接他的是朝阳的青年,一个有计划的青年,获得的是一个睿智的中年,一个睿智的中年,传承的是书香世家。

  刘福云,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一个自信有力的智者,一个德艺双馨的医生,虽言语不多,但胜于万千词句,虽一再低调,却是低调的奢华;他用白衣灵魂敬畏生命,他用精湛医术挽救患者。

  刘福云的优秀仿佛天生,少年时就志存高远。1965年出生的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长辈眼中的好孩子。豫北新乡是它的故乡,辽阔的平原带给了他丰富而有趣的生活经历:抓刺猬、逮麻雀、田间奔跑、河中摸虾。作为孩子中排行老三的刘福云,本可以在哥哥姐姐的庇护下无忧无虑,但天生向上的意识告诉他,要努力、要超越自己、要走出农村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刘福云的严于律己和力争上游的精神,也造就出他不愿服输的坚毅性格。

  谈及自己的少年时期,用刘福云现在的话来讲:聪明不等于成才,努力才是硬道理。

  从小到大,他也一直身体力行。作为班里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从小学到大学,班长职务几乎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现在,老同学仍会亲切地称呼他为“班长”。但多年的班级干部经历并没有改变刘福云的沉稳天性,直至高中毕业,他一如既往内敛实在,不吹捧自己,不贬低别人,这也许就奠定了刘福云日后从医生涯中低调的生活与工作作风。

  之所以能够从医,也许与刘福云儿时经历有关,他说:“村子里人很多,但医生很少,他们治病救人,全家都感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儿时的经历和见闻也许领悟不多,但是记忆颇深,这种从小就对医生有好感的经历,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渐渐影响着刘福云的人生走向。

  1983年,刘福云高考志愿填写完毕,便正式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年他考入了河南医学院。

  医学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初入大学的刘福云,精力旺盛,浑身都是力量。

  当别人仍沉浸于高考得意的喜悦时,刘福云已制定起“大学五年规划”,他的目标是毕业留校。他精确的计算过,如果想实现目标,需要平均每科90分以上,且要在500人中脱颖而出。坐于刘福云的对面,回望几十年前的他,顿感那时的刘福云,理性之光万丈,为什么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内心如此清明呢!

  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大地,心有目标,必须砥砺前行。用这句话来形容刘福云,正是他大学生涯的写照。为了追随自己的理想,刘福云已经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每天,他来往于自习室与实验室,早晨伴随五点钟的朝霞,深夜披着十点钟的星光,一个初入大学的青涩少年,就这样在日子的累积中渐渐成长,逐渐成长为一位功底扎实、博闻强识的优秀医学生。

  在学习的同时,他时刻不忘记作为医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能在实习时早日参与手术,他绝不错过每一次解剖实验,面对尸体,会害怕、会紧张,会无所适从,但心中有期待,便能够全力以赴。反复实验,反复纠错,反复思考,终于,大五实习遇伯乐,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手术切皮,对于一个尚未毕业的学生,喜悦溢于言表。

  有计划的人生,回报给他的是圆满的结果:当他以平均每科90分的优异成绩,于500人中脱颖而出,留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工作,“五年规划”终于以满意的答卷画上了句号。理性的规划,让人感慨,人生当如诸葛,运筹帷幄决胜5年之后。

  在大学的时候,刘福云就想从业外科手术, 1988年大学毕业到郑大三附院工作后,便立即投身于繁重的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写病历、切皮、缝皮、给病人做检查、继续做解剖……

  刘福云娓娓道来,笔者听得津津有味。采访的这一天,已经是下午5点,刘福云从健康大河南的演播室已经走出来一个多小时。“毕业后,我算了算,每周的工作基本上是7乘14个小时,每周经常都超过10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医学这门学问,必须要大量实践才能尽快掌握各项技术”。刘福云说起来风轻云淡,但是在座的采访者,却深深地被震撼,震撼!刘福云就这样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坚持如此。

  听刘福云讲述他的人生,于不瘟不火中见风雷,他青年时期的步步为营,让多少人感觉自己的青年时期光阴虚度。

  纵观刘福云的成长,他聪慧有加,但从不懈怠懒惰,勤奋如斯;他眼光睿智,但从不恃才傲物。

  刘福云毕业后,为了能取得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他并没有急于追求高学历,在小儿外科的三年时间,他在工作中虚心求教,继续学习外科临床知识,在这里,他发现了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小儿骨科。工作三年后,他在职考取母校河南医科大学研究生,事业+学业,让他的工作更加忙碌,除去日常的坐诊、检查、配合手术,也要不断观摩再学习。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独立手术也是小儿骨科。

  笔者见过很多医生,他们对于自己第一次手术,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或犹如天助、勇猛精进,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或不屈不挠、越挫越勇,但是,我很少见过一个医生如刘福云一样,如此看重他生命中的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独立手术。我由衷的敬佩这样的医生。

  笔者从业医疗媒体报道十多年,深知一句话:踏过尸山成名医,更记得美国一个名医说,在美国,误诊率近50%,这个医生在他的书中说:他第一次协助医生给病人扎管子,虽然清晰记得步骤,但是依然丢三落四,管子失误。就是说,一个初入行的菜鸟医生,都要经历无知、不会、失误、乃至让患者失去生命的事情。但是,刘福云在独立给病人做手术之前,他从来不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许多次,他可以独立开展手术,但是,他感觉自己还不行,不敢轻易上手,因为他的柳叶刀下是生命,一个刀锋可以救人,同样也可以送人。

  刘福云在医院工作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去独立给病人做手术,甚至有两次,他要独立地去尝试,但是内心告诉他“还不行,我的手还不够稳,我的内心还不够坚实,我还没有完全的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福云多少次继续抽时间锻炼自己,实验室,解剖间,手术室,他都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以求“生命如此多娇,此生此手不负柳叶刀”。

  行走于医术的世界,刘福云不断锻炼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地学习和观摩,突然有一天,他顿悟了,“哦,她来了,一切都融会贯通了,精、气、神,手、刀、心,融为一体,如武林高手已经打通任督二脉,如诗仙诗圣语句词汇可以信手拈来,他感觉那胸中的宝剑已经可以出鞘,“紫电清霜”“龙光射斗牛之墟”!

  七年蛰伏,刘福云终于在而立之年开启人生中第一台独立的手术,虽然,这第一台手术来的有些晚,但,动作如行云流水,自信如闲庭信步。这手术厚积薄发,浑然天成;这手术高瞻远瞩,境界初成。刘院长,为你点赞,生命不易,生命易逝,有刘福云者,视生命如神灵,为生命喝彩。

  因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刘福云的临床手术进步神速,很快就成为科室里面的青年手术佼佼者。

  同时,他是一个勇于挑战高难度手术的人,那个时候,小儿脊柱侧弯,是河南乃至全国的一个手术难题,河南的医生有的可以做脊柱侧弯手术,但是几乎没有给小孩子做脊柱侧弯手术的,河南的众多孩子,一旦发现需要做手术,很多都去了北京。

  为了填补河南小儿脊柱侧弯技术的缺憾,刘福云只身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师从我国小儿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先驱潘少川教授。“潘教授是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一位老师,他技术很好,古稀之年仍异常努力,像是发现了自己的知音”。时间与学术在两代人身上厮磨,碰撞出灵感与激情的火花,这是文化、学术存在的最温暖的方式。如果说成熟用大方与聪慧形容还不够的话,我想应该再加上一个“远见卓识”。

  学成归来,刘福云选择了最难研究、最偏僻的领域——先天性脊柱侧弯,一项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难以搞定的疾病。不愿服输的性格和治病救人的理念在这里巧妙融合,塑造出一个顽强不屈的热血战士。

  随着刘福云技术的日臻成熟,他一直在打破着自己的手术记录,这个手术记录也是河南乃至全国的手术记录。

  那一年,刘福云接收了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除了脊柱侧弯外,患儿同时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虽然出生只有五天,但需要马上接受手术,推迟一天就会有并发症的危险。刘福云凭着多年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的积淀,凭着高超医术的自信,担起一个婴儿重生的希望,结果,收入非常成功,他创造了一个全国纪录。

  随着技术的提升,刘福云感觉需要学习的医学知识太多太多,为了避免闭门造车,接触更多的医学大家,开阔见识与眼界,他在硕士毕业七年之后选择继续深造。

  他怀揣目标,以36岁有家有室的年纪,来到离家千里的四川华西,攻读博士,这里是中国医学的另外一座高地。很多在这里学习的人,主要还是没有经历过手术的医学生,而刘福云已经是临床经验相当丰富的副教授了,所以,他在博士学习的时候就与众不同,数次被老师夸赞手术漂亮。

  四川华西的医学圣地,鸿儒硕学林立,医疗设备先进,对于当时的刘福云来说,是契机,也是考验,更好的发展机会就摆在眼前,但从小就树立起的做人原则告诉他:吃水不忘挖井人,河南需要先进的技术,他要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博士毕业后,刘福云抛弃了大城市的诱惑,毅然回归家乡。

  四川华西的学习,让刘福云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他的知识和手术已经到达一个巅峰,现在他需要不断超越自己。那就继续学习吧。

  2012年,刘福云到美国麻省总医院骨肿瘤中心以及波士顿儿童医院小儿骨科访问半年,为了能观摩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他干起了实习生的拉钩工作,这个工作,让他更真切、更微观的学习手术,这为刘福云后来的疑难手术积累下了最最宝贵的经验……

  学得真功夫,方能为人民服务。2016年,一个大医院转来的15岁骶椎骨肿瘤患者,手术可能引起出血过多与不育的风险,刘福云当机立断,凭借自己过硬的手术功底,拾起美国学习时各类手术的记忆碎片,他在美国用拉钩换来的手术观摩机会终于派上用场,手术台上的一点一滴,历历在目,并为之所用。最终手术异常成功,15岁的阳光少年再次投入生活的怀抱,回归正常生活。而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他51岁。

  刘福云从小的经历,决定了他韧性的作风。有一次,他为一个患者做手术,17个小时不吃不喝、保持一个姿势!这很难想想,但是当一个醉心手术的医生“执念”投入医学的时候,这就是奇迹。这个手术,本来可以分两次做,但,医生的恻隐之心督促着他合并做,他为了减少患者的手术费用,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家,将原本要分期完成的手术、一次性完成。

  17个小时的手术背后,是密集的付出。郑大三附院作为河南省先天性小儿脊柱侧弯手术最多的医院,小儿骨科,是河南省首家省级专业治疗小儿骨科及脊柱脊髓疾病的科室, 是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大型小儿骨科疾病诊疗中心,平均一年完成小儿脊柱侧弯手术过百例,而作为临床经验最为丰富的刘福云,从业三十余年,以上千例的手术经验享誉世界。

  有人说,做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第二重叫人文关怀,有悲天悯人之心;第三重,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多年前,一个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家属多次北京寻医无果,后慕名而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刘福云,刘福云完美的手术,不仅解除了婴儿的痛苦,更为家属省下大笔费用。这样的临床案例在刘福云身上不胜枚举,日复一日,刘福云医病更医心。

  正如冰心的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密集的工作安排,一周10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占据了他可以占据的时间,幸得家人支持,能心无旁骛。繁杂的行政职务也并未磨灭掉他最初的梦想,医学依然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理念,凡是找他看病的患者,刘福云都亲力亲为,于治病救人中获得精神的归宿与满足。

  刘福云从医三十载,接触了无数脊柱侧弯的患者,解除了众多病人的疾病之苦,他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让患者恢复健康体魄,回归正常生活。三十年以来,刘福云初心不改,精益求精;三十年以来,刘福云孜孜不倦,探索医道。

  行至高颠,刘福云更感责任在肩,虽然,他见惯了病人的痛苦,但是他的仁心从未改变,这心,是恻隐之心,这心,是普救含灵之苦之心,他苦心孤诣,只求世上少一个脊柱侧弯患者,故而,他常为患者能够恢复健康而感到欣慰;但是,刘福云也为很多患者感到痛心,因为他发现,很多家长不知道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是多么的重要,很多家长以为,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观察观察再说,殊不知,这样后果是多么严重。

  刘福云总结,对于脊柱侧弯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一拖再拖。

  用刘福云的话讲,早发现、早治疗有四点好处。第一,治疗的越早,相对来说病情就越轻,手术就越小,对于患者来说,感染的可能性就越低,恢复的就更快;第二,治疗的越早,效果就越好,越接近正常的脊椎,弯腰活动受影响就越小,从而越接近正常的生活;第三,治疗的越早,手术时间和手术次数也会相对变少,病人的痛苦就越少;第四,治疗的越早,家里的花费就相对越少。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往往需要在脊柱里植入钉子,一颗钉子7、8千元钱,有个19岁的孩子植入了21颗钉子,可想而知,花费是多么巨大。可是,在1岁之前做手术,往往是不用植入钉子的。所以,对于脊柱侧弯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刘福云语重心长的告诫,让人动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刘福云作为医生的仁心仁术,对于病人的赤子之心,他只想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受最少的罪,最快的恢复和达到最好的效果。他真正把病人装到心里的,他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他是一位苍生大医。

  读刘福云,他的人生仿佛可以计算出来,凡事未雨绸缪,走一步棋看五步。他的人生如此,他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因为刘福云工作繁忙,而有时候,他还必须要带孩子,于是大家就经常看到,刘福云带着孩子走医院、逛科室、触医学,甚至一起参与解剖,没错,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解剖和参与解剖,也许你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刘福云是医生。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带着父亲的苦心与希望,刘福云的孩子踏上医学道路,薪火相承,如今已经是医学博士。

  健康大河南采访刘福云的时候,刘福云说:2018年,必须要安排自己的孩子结婚!当时,笔者还以为有孩子有其他原因必须要这样做。但是,刘福云给出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刘福云已经给孩子计算好,孩子的医学生涯,只有2018年这一年、有这两个月的空闲时间,只有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他的孩子才能去结婚旅游,其他的时间是不行的,为医者,要想掌握巅峰医术,解救含灵之苦,需要的是热血和青春,刘福云一路走来,将这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书香医学世家。

  这就是刘福云,妙手仁心,为患者着想,救死扶伤,化作祥云守健康;他不忘初心,精研小儿脊柱侧弯,他精益求精,让实践与理论相得益彰;他恢宏大度,兼顾医生、主任与院长的职责,带领后辈医生砥砺前行;一路走来,刘福云脚踏实地、风雨兼程,传道授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不言优秀,却是一座大山,他洞察世间,依然行走于大千世界。医学,刘福云用生命去钟爱,医学,刘福云用传承去光大。


[责任编辑: 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