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刘敏:肺癌不可怕,早防早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   
2025-09-12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肿瘤科医生 刘敏) 从医这些年,在肿瘤科诊室里见过太多肺癌患者,有的刚发现就已经是晚期,懊悔没早点注意身体信号;有的早期筛查发现病灶,及时治疗后恢复得很好,回归了正常生活。其实肺癌并没有那么 “神秘”,只要咱们能摸透它的 “脾气”,做好预防、筛查和治疗,就能大大降低它的威胁。

  不少患者来找我时,都说 “一开始以为就是普通咳嗽,没当回事”,可就是这份 “不在意”,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肺癌在早期不是毫无动静,只是它的信号太容易和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这些常见呼吸道问题混淆,大家得擦亮眼睛分辨。

  最常见的就是持续性干咳。如果咳嗽超过两三周还不好,没有多少痰,或者只有一点点白色泡沫痰,吃了普通止咳药也不管用,那可就得警惕了。我之前有个患者,一开始以为是慢性咽炎,自己买了润喉糖、止咳药吃了一个月,咳嗽反而越来越频繁,后来做了检查才发现是早期肺癌。还有痰中带血,这更是不能忽视的信号 —— 不管血量多少,是痰里混着血丝,还是偶尔咳出一点血,都可能是肿瘤碰到了支气管黏膜的血管,一定要及时来医院检查。

  除了咳嗽和咯血,这几种情况也得留心:平时没有哮喘,最近却总觉得胸闷、气短,爬个楼梯、散个步就喘得厉害;胸部时不时隐隐作痛,疼的位置不固定,有时候咳嗽、深呼吸时会加重;没有感冒发烧,却总发低烧,吃了消炎药也不见好;还有短期内体重莫名下降,吃饭没胃口,浑身没力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 “小不适”,可能都是肺部在向你 “求救”,别自己瞎判断、乱吃药,早点来肿瘤科做个检查,心里才能踏实。

  经常有人问我:“医生,我身边有人得肺癌,我会不会也容易得?” 肺癌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和咱们的生活习惯、环境、身体基础状况都有关系,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属于肺癌的高危群体,平时更得多上点心。

  首先是吸烟和吸二手烟的人。这是目前公认的肺癌重要诱因 —— 烟里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肺部细胞,就像给肺部 “投毒” 一样。吸烟年限越长、每天抽得越多,风险就越高;就算自己不抽烟,长期吸家人、同事的二手烟,伤害也不小,这点一定要重视。

  其次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如果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肺癌患者,那你得肺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不少。不过大家也别慌,有家族史不代表一定会得癌,只是需要比别人更注重筛查和预防。

  然后是长期接触 “坏环境” 的人。比如在工厂里长期接触石棉、氡气、铬、镍这些有害物质的工人;还有天天在厨房做饭,被油烟 “包围” 的家庭主妇、厨师;以及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这些外界因素都会增加肺部负担,提高癌变风险。

  另外,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也得注意,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常说的 “慢阻肺”)、肺结核、肺纤维化等患者,肺部组织长期处于炎症或损伤状态,时间长了就可能发生病变。还有50 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肺部功能慢慢衰退,细胞修复能力下降,癌变的概率也会比年轻人高。

  当然,不是说不在这些人群里就可以掉以轻心,只是高危人群需要更主动地守护肺部健康,普通人群也得养成好习惯,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肺部是咱们身体的 “呼吸器官”,守护好它,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正常生活。平时多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别忽视那些 “小信号”;高危人群按时做好筛查,普通人群也别掉以轻心;真要是得了肺癌,就积极配合规范治疗。我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肺部健康,远离肺癌的困扰。

  (文 |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肿瘤科 刘敏)


[责任编辑: 张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