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万荫国:远离脑卒中,从日常点滴开始
健康大河南讯:(文│封丘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万荫国)在我们身边,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前一天还和你下棋聊天的老人,第二天突然就偏瘫在床,说话含糊不清 —— 这很可能就是脑卒中发作了。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中风”,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 “头号杀手”。
但你知道吗?80% 的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日常预防避免的,就算不幸发作,科学应对也能大大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一、脑卒中是什么?
简单说,脑卒中就是大脑的血管出了问题。要么是血管被堵住了(缺血性脑卒中,占 80% 以上),就像水管被淤泥堵死,大脑缺血缺氧;要么是血管破了(出血性脑卒中),好比水管爆裂,血液压迫脑组织。不管哪种情况,脑细胞都会在几分钟内开始坏死,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才有 “时间就是大脑” 的说法。
脑卒中发作起来很突然,但它可不是凭空出现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三大 “幕后推手”,就像三颗埋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此外,吸烟、酗酒、肥胖、不爱运动、熬夜等坏习惯,也会加速血管老化,让脑卒中提前找上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脑卒中越来越 “年轻化”。30 多岁突发中风的案例并不少见,很多都和长期熬夜、暴饮暴食、压力过大有关。所以,别觉得 “中风是老人的事”,年轻人同样要提高警惕。
二、脑卒中为什么可怕?
脑卒中分为两种: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血管被血栓堵住,占80%以上;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血管破裂出血,更凶险但比例较低。
无论是哪种,大脑细胞一旦缺血缺氧超过5分钟,就会不可逆死亡,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时间就是大脑,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三、预防脑卒中,从这8件小事做起
预防脑卒中,不用花大钱买保健品,也不用做复杂的运动,从生活细节入手最有效。
1. 吃对饭:少盐少糖少油脂
每天吃盐不超过 5 克(约一啤酒瓶盖),少吃腌菜、酱肉、方便面这些 “隐形高盐食品”。做饭时多用葱姜蒜、柠檬汁调味,既能减少盐的用量,又能增加风味。
糖和油脂也要控制,少喝甜饮料,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多吃全谷物(玉米、燕麦、糙米)、新鲜蔬菜(每天不少于 500 克)和水果(每天 200-350 克),每周吃 2-3 次鱼,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里面的 Omega-3 脂肪酸能保护血管。
2. 管住嘴:戒烟限酒是必须
吸烟会让血管变脆、变窄,就像用烟头烫塑料水管,不出问题才怪。只要戒烟,血管就能慢慢修复,哪怕戒了 3 年,脑卒中风险也能降一半。
喝酒更是 “百害少一利”,男性每天喝酒不超过 25 克(约啤酒一瓶或白酒一两),女性不超过 15 克,最好不喝。别信 “少量喝酒软化血管” 的说法,最新研究证明,哪怕少量饮酒也会伤害血管。
3. 迈开腿:每天 30 分钟就够了
不爱运动的人,血管里的 “垃圾” 更容易堆积。每天坚持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就能让血管保持弹性。
记住 “循序渐进”:平时不爱动的人,先从 10 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 30 分钟;老人可以选散步,别做剧烈运动(如爬山、快跑),以免受伤。
4. 控 “三高”:定期监测别偷懒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 “三高”,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必须靠检查才能发现。
高血压:每天固定时间测血压,超过 140/90mmHg 就要就医,别觉得 “没感觉就不用吃药”。
糖尿病:每年查一次血糖,空腹血糖超过 7mmol/L 要警惕,控制不好会直接损伤血管。
高血脂:尤其要关注 “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越高越危险,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
5. 控体重:别让肚子太 “胖”
胖不胖不能只看体重秤,更要看腰围:男性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性超过 85 厘米,就算 “腹型肥胖”,这种肥胖对血管伤害最大。
减重要 “慢慢来”,每月减 1-2 公斤最合适,少吃多动是王道,别信 “减肥药”“抽脂” 等快速减肥法。
6. 睡好觉:别让熬夜掏空血管
长期熬夜会让血压波动大,血管收缩异常,就像反复弯折的塑料水管,容易破裂。成年人每天要睡够 7-8 小时,尽量 23 点前入睡,睡前别玩手机、喝咖啡,避免熬夜追剧、打麻将。
7. 调情绪:别让怒气伤血管
经常发脾气、压力大,会让血压突然升高,诱发脑卒中。遇到烦心事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或者通过养花、钓鱼、跳广场舞等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比啥都重要。
8. 查房颤:心脏乱跳要警惕
房颤(心房颤动)是个 “隐形杀手”,心脏跳得又快又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就可能堵在脑血管里。如果经常感觉心跳不规则、心慌,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医生可能会开抗凝药预防血栓。
四、突发脑卒中?记住 “120 原则”
万一身边有人突发脑卒中,记住 “时间就是大脑”,每耽误 1 分钟,就有 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学会这招 “120 原则”,能快速识别脑卒中:
1 看:看一张脸,有没有一侧嘴角歪斜、流口水;
2 查:查两只胳膊,平举时有没有一侧无力下垂;
0 听:听说话,有没有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说话。
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个症状,立刻拨打 120!
误区提醒:
掐人中、扎手指放血:无效且可能加重病情!
自行开车送医:颠簸可能加重脑出血,且错过溶栓黄金时间!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它是一种 “可防可控” 的疾病。平时做好预防,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突发时能快速识别、及时送医;康复期坚持训练 —— 做到这三点,就能大大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