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邢鑫:身体出现这些异常 小心肿瘤内科疾病在“潜伏”

发布时间:2025-06-10  来源:   
2025-06-10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邢鑫)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正常运转时我们往往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可一旦某个“零件” 出了问题,就会通过各种异常信号向我们发出警报。当这些信号反复出现或持续加重时,很可能是肿瘤内科疾病在“潜伏”,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体重莫名下降5%以上,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危险信号。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它们就像一群贪婪的“掠夺者”,会和正常细胞争夺营养。比如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养分。有位患者原本体重稳定,却在三个月内瘦了10公斤,起初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后来检查才发现是肠道肿瘤在作祟。如果发现体重持续下降,千万别简单归结为“减肥成功”,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才是关键。

  二、身体持续疼痛

  疼痛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但如果疼痛持续存在且没有明确的诱因,就需要格外注意。像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甚至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骨肉瘤则常以肢体疼痛为首发症状,起初可能只是间歇性疼痛,随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曾有位老人一直觉得腰背部疼痛,以为是腰肌劳损,贴了很多膏药都不见好转,最后检查发现是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骨痛。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持续超过两周的疼痛,尤其是经过休息和简单治疗后仍不缓解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三、异常的出血症状

  身体任何部位的异常出血都不应被忽视。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的信号,特别是长期吸烟者更要警惕;非经期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有关;大便带血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但这也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表现,两者的区别在于,痔疮引起的出血多为鲜红色,且与大便不混合,而肿瘤导致的出血颜色可能较暗,常与大便混杂在一起。有位患者一直以为自己是痔疮,直到出现贫血症状才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直肠癌。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哪怕症状轻微,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四、体表出现异常肿块

  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摸到无痛性的肿块,并且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长时间不消退甚至逐渐增大,这可能是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等疾病的表现。比如乳腺癌患者可能会在乳房摸到肿块,甲状腺癌患者可能会在颈部发现异常结节。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良性肿瘤也会表现为肿块,但恶性肿瘤的肿块通常生长速度较快。曾经有位年轻人在腋窝摸到一个肿块,以为是普通的淋巴结发炎,没有在意,后来肿块越来越大,才发现是淋巴瘤。所以,发现体表肿块后,不要自行判断,应尽早让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五、消化功能长期异常

  长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功能异常,也可能是肿瘤发出的信号。肝癌、胆囊癌等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消化不良;胃癌会破坏胃的正常功能,使人进食后感到饱胀不适。有位患者总是觉得胃胀,吃一点东西就饱,还以为是慢性胃炎,吃了很多胃药都不见效,最终被诊断为胃癌。如果消化问题持续超过一个月,经过常规治疗后没有改善,建议做胃镜、肠镜等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

  六、不明原因的发热

  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一些致热物质,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这种发热通常表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而且发热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能在午后或夜间出现,第二天又恢复正常。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常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有位患者反复低热了一个多月,跑了很多科室都没查出原因,最后在血液科确诊为淋巴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到肿瘤的可能性。

  身体的这些异常信号就像肿瘤内科疾病的“潜伏警报”,虽然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得了肿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关注身体的变化,定期进行体检,才能在疾病早期就将其“揪出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记住,对自己的身体多一分细心,就是为健康多买了一份“保险”。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