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挂网价格逐步规范,常态化推进药品价格分线处置
7月18日,宁夏医药采购平台发布公告称:对部分挂网中成药开展价格风险治理,要求相关企业认真自查,对照宁夏已挂网同品种药品最小每日费用,主动规范价格行为,调整至合理价格水平。
这次被宁夏方面点名的包括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等54个临床常用中药,是其他省份价格治理中比较少见的。
以安宫牛黄丸为例,黑龙江参鸽药业的安宫牛黄丸挂网价格是每丸998元,按每日用量1丸计算,日治疗费用达998元,而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仅是87元,两者的价格费用相差在10倍以上。湖北民康制药的生脉注射液日均费用达552元,省内最小每日费用是44.16元,价格相差也超过10倍。
今年各省针对中成药价格治理的行动力度不减,7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开展2025年第一批医药价格风险线索处置工作,上百个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被纳入价格异常清单。
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调研时强调,要加快修订完善药品挂网规则,常态化推进药品价格分线处置。“带量采购+挂网治理”已经成为规范药品价格的有效手段。
分级管理价格虚高
降价不到位直接撤网
宁夏挂网药品价格整治依靠“红黄标记法”。根据《公告》显示:超过宁夏平台同种药品最低价折算日均治疗费用3倍以上、5倍以下的药品标记为 “黄标”; 5倍以上、10倍以下的标记为 “红标”; 10倍以上的直接暂停挂网。
这种分级管理的方式不是宁夏首创,被标上颜色的药品在医疗机构采购时会受到严格监控,药企实际销量将大幅降低。
健识局梳理发现,宁夏这一批曝光的54个中成药很多都是日常费用超标的品种,给予企业调整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企业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倘若企业如果不快速响应,要么接受降价要求,要么面临产品被标记颜色甚至撤网的风险。
例如,山西振东泰盛药业的独一味颗粒每日费用为54元,省内最小每日费用是4.26元,而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麝香壮骨膏每日费用是21元,而省内最小每日费用是为0.63元。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这些品种的日费用超最低价10倍以上,均是挂网价格治理的重点品种,今后若想在医院内使用,就必须选择降价。
中成药的挂网价格特别混乱,同通用名、同品规的药品,不同厂家挂网价格差别很大。宁夏这次准备重点打击这一现象,《公告》明确:同通用名其他规格和包装的药品,须按照药品差比价规则同步处置。
这将堵住部分药企想要从包装、品规等方面寻找“空子”的机会,低价老药通过更换包装或剂型重新挂网出现“异常”高价的行为,今后将越来越难躲过监管的法眼。
宁夏留给企业的价格调整时间是2025年7月18日至7月23日。相关药企应登陆宁夏医药采购平台,进入“药品交易结算”模块,点击“商品管理-价格调整”自主提交价格申请。
各地纷纷出手
中成药挂网价格逐步规范
就在宁夏公布中成药价格治理方案的同时,内蒙古同样开展2025年第一批医药价格风险线索处置工作。
健识局梳理发现,内蒙古共有11个药被列入未过评药品价格异常清单,全部被标记为“红标”;103个中成药被列入中成药价格异常清单,其中5个被标记为“黄标”、98个被标记为“红标”。
事实上,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已在江苏、河北、上海等多地陆续开展。目前已经有28个省份完善药品挂网规则。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调研时强调:要加快修订完善药品挂网规则,常态化推进药品价格风险处置。
从目前来看,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已现形成各地价格联动,强化价格监测和预警等监管措施。各地医药采购平台通过分级价格管理,提高违规药企的的成本,从源头切断高价药进入市场的通道,搭建公开、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
2024年,大批中成药企业遭遇了业绩滑坡,未来各省中药价格规范后,盈利压力会更大。长期来看,中成药的高定价模式正面临集采和监管的双重挤压,药企需要及时转变定价策略,应对政策压力。未来,随着药品价格治理不断深入,各地药品市场有望持续规范,民众用药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