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今日头条 > 正文

武汉同济医院:“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防疫一线我们上!蹚出路子,是必须完成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   
2020-03-27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在与新冠病毒的遭遇战中,湖北省武汉市的医院和医务人员最先感受到了威胁。其中一些大医院快速反应,在抗击疫情的各个阶段全力以赴,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为武汉人民、全国人民筑牢了第一道防线。自3月26日开始,健康报推出“武汉医院战疫印记”系列报道,回望这段武汉白衣战士以命相搏的艰难时光。

  主动改造2个院区,启用2025张床位,累计收治3000余名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是武汉市收治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调度下,全国各地38支“国家队”、4000多名医护人员投入“同济战场”,成建制接管病区,与同济医院3000余名医护人员协力救死扶伤。“作为国家队,大疫当前必须主动担当。”武汉同济医院院长王伟如是说。

2月14日,武汉同济医院隔离病房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彼此鼓劲加油。

  战“疫”时间轴

  一条时间轴,记录着同济人的战“疫”脚步。

  2019年12月27日,武汉同济医院首次发现病例,对患者实施隔离;2019年12月28日,向疾控机构紧急报告疫情;2019年12月29日,疾控机构采样;2019年12月30日,转运确诊病人至定点医院。随后,院本部着手改扩建发热门诊,开辟相对独立的发热病房用于隔离治疗。

  2020年1月7日,发热门诊第一次扩充,感染科开放一层楼作为发热患者留观病房。

  1月17日,发热门诊第二次扩充,划出5层的专区作为发热门诊就诊区和发热病房;启动三级预检分诊机制。

  1月21日,成立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百名党员主动请缨上发热门诊,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

  “最危险的,我们上。”作为武汉同济医院4000多名护士的领头人,有着25年党龄、38年护理经验的汪晖义无反顾地带领护士冲上了第一线。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防疫一线我们上!”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刚说,这是大家的心声。

同济医院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请战书

  1月22日,武汉同济医院专家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1月24日,开通发热门诊在线问诊功能,首日近400位党员专家接诊。截至目前,在线门诊量累计超8万人次。

  随着感染人数激增,武汉市各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武汉同济医院提出,将总共拥有约2000张病床的中法新城、光谷两个新院区改造成定点医院,收治重症患者,充分落实指挥部应收尽收指令。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动工改造。连续几天,中法新城院区后勤科科长杨涵林和同事基本没合过眼,一直盯在改造项目上。武汉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胡俊波临危受命,紧急赴任。

  1月27日,中法新城院区收治首批8名重症患者。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组成的首批援鄂国家医疗队进驻,至今,已有包括杜斌教授重症管理团队在内的21支医疗队接管17个病区及1个ICU。

  2月初,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被确定为收治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4天时间,院区改造完毕。

  2月9日,光谷院区开始接收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同一天,来自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由145家医院组建的17支医疗队进驻。2349名医务人员与武汉同济医院医护人员800多人一道,整建制接管16个病区及1个ICU。

  “新战场开辟出来,医疗队陆续到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这个最难攻克的关口,我们要率先冲上去。”武汉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说,“找准方向、蹚出路子,打出抗击病魔的组合拳,是必须完成的使命。”

坚守救治防线

  3月8日14时左右,光谷院区ICU内,老郑成功撤除ECMO,成为全国第一例清醒状态下接受ECMO治疗并处于康复中的新冠肺炎患者。

  3月10日11时,经过1个月与死神决战,中法新城院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刘先生成功撤离ECMO;1小时后,成功脱掉呼吸机。

  在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一线,武汉同济医院医务人员和38支援鄂医疗队一起,形成抗疫期间“38+1”全国顶级医院抗疫“天团”,不断提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降低病亡率。

  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同济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共同发布《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对患者院前评估及转运、病区设置及管理、医疗质量评估、多学科联合诊疗及整体护理等诊疗流程进行明确规范。《共识》的形成,以及临床中的大量临床实操和经验讨论,让专家们初步勾勒出患者病程进展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一套组合拳。

同济医院抗疫一线为自己加油

  在光谷院区,随着17支援鄂医疗队2月9日进驻,武汉同济医院副院长、光谷院区抗疫重症定点医院院长刘继红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把大家聚丝成绳”。

  为实现医疗队统一管理、医疗救治统一流程、医疗服务统一质量,2月10日,成立由武汉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组成的战时联合医务处、护理部、专家组,建立了医疗队队长联席会议、医务处例会、院区与病区两级疑难病例与死亡讨论制度等一系列例会制度。

  刘继红介绍,医疗队队长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重症患者的救治、院感及后勤,由武汉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组成的战时联合医务处、护理部、专家组,通报各医疗队医疗工作量、病亡率数据及存在的其他问题;战时联合医务处牵头做好“微缩版”同济医院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联合护理部则拟定规范、流程30余种,结合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制定并及时更新患者整体护理计划评估单、护理执行清单,保证同质化、无缝隙护理,实现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重症患者护理模式。

  磨合阶段,每天上午刘继红主持召开医疗队队长联席会。要设备,给!缺人,调!污染区的门有隐患,修!……但凡与医疗有关的,只要提出来,刘继红当场拍板解决。

  磨合阶段过后,每天下午固定时间由院区领导主持召开战时联合医务处例会,落实医疗队队长联席会议各项工作部署,通报各病区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工作量和病亡率排名,收集各病区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3月11日上午,在光谷院区10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刘继红指着桌上的医疗队铭牌对记者说:“从2月11日起,每天下午3时,就是在这里召开疑难病例与死亡病例讨论会,各医疗队领队、战时联合医务处、医院专家组成员参加。通过讨论,各医疗队迅速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努力实现同质化、规范化诊疗。”

同济医院抗疫最前沿临床检查

  在光谷院区6楼的一间医生办公室里,质控组专家每天在这里盯着危重症病人的各项指标,发现问题及早预警。战时联合医务处处长、质控组组长祝伟说,通过质控组的督导,值班与交接班、危急值管理、病历书写等核心医疗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同时,组织专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24小时动态追踪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包括临床检验检查危急值、治疗方案是否及时准确,第一时间向医疗队反馈。而督导组实行“蹲点制”,重点监控危重症病人救治,确保救治工作质量。

  刘继红说:“成立战时医务处、开展疑难病例与死亡讨论、促进多学科合作等,大方向都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的,我们只是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个事情给做实了。”

  8支小分队24小时待命

  许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基础疾病;各医疗队人员专业结构不齐全。面对这些问题,多学科合作救治显得尤为关键。

  王伟介绍,武汉同济医院成立了“插管”“护心”“护肾”“护肝”“营养”“精神心理”“中医药”和“康复”8支小分队,深入临床,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救治。小分队在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24小时待命,面向各病区提供临床技术支持。

  插管小分队由麻醉医师组成,为危重症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助力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工作关口前移。插管200余例,插管成功率达100%。护心小分队由心内科医师和护士组成,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早期的心血管危险评估和干预,为病人提供床边ECMO(体外人工膜肺氧合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植入等支持治疗。护肾小分队由肾内科医生和护士组成,进行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处理,通过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清除病人体内炎症因子,阻断炎症风暴,避免炎症因子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

同济医院患者出院,感谢医护

  随着处于恢复期的病人数量增加,康复小分队负责做好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早期康复工作。中医小分队深入各医疗队、各病区,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各病区的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0%。

  刘继红介绍,这些小分队集中了优势医疗力量,重点解决单个支援医疗队力量薄弱的问题,是提高新冠肺炎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重要举措。

  在3月22日举行的湖北省疫情防控第52场发布会上,刘继红说,截至3月21日7时,光谷院区累计收治病人1452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80%以上,累计出院805人,在院574人。

  3月10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通知,要求推广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患者救治管理经验。

  “有38支国家队支援同济医院,大家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各个医疗队合作得非常好。”王伟说,“我们不仅治病,还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这对于救治有很大的好处。”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