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今日头条 > 正文

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陆小霞:探索新冠肺炎儿童救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   
2020-03-27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3月24日,记者拨通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该院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组长陆小霞的电话时,她刚刚在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区查完房。当她告诉记者目前越来越多新冠肺炎患儿治愈并陆续出院时,这位在抗“疫”一线奋战了近3个月的白衣战士声音中明显透露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武汉儿童医院是武汉市唯一的新冠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也是唯一一家没有接受外援的大型医院。截至目前,该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儿约760例,绝大多数已出院。

●“不到一周扩充11个病区” ●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身为呼吸科医生,少不了和呼吸道传染病打交道。出于职业敏感,平时心里的一根弦始终紧绷着,但这次是在与一个完全陌生的病毒作斗争。”陆小霞说,武汉成为疫情“红区”,起初出现的多是成人病例,后来逐渐出现了儿童疑似病例。

  陆小霞清晰地记得,1月26日是个星期日,当天,武汉儿童医院决定建立新冠肺炎患儿疑似病区。普通病区变成传染病病区,首要任务就是病房改造。

  当天一早,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带领院感科、医务处、信息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来到呼吸内科,一起讨论病房改造、硬件设施配备,以及“三区两通道”的建立(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病人通道、医务人员通道),信息化对接等事宜。

  时间就是生命,收治工作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大约一天半以后,1月27日下午,该院完成改造并正式接收新冠肺炎疑似患儿,进行单间隔离。

  随着疫情来势汹汹,一些患儿被确诊新冠肺炎,1月30日,根据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要求,武汉儿童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

  医院举全院之力,严格按照传染病病区要求,在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内,从1个疑似病区扩充到11个病区。其中包括确诊患儿收治病区、疑似患儿收治病区、新生儿和重症患儿病区。

  “我担任确诊患儿收治病区的负责人,一直记得,当时院领导给我定下目标:‘尽一切可能救治患儿,但你们团队,一个也不许少!’这也是我对团队的承诺,医护人员都得完完整整的。”陆小霞说。于是,在当时防护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她创新提出“1+1+4”工作模式,即一位负责人、一位二线医生和四位一线医生为一组,24小时值守,两班轮换,及时地观察患儿病情。

  对于防护细节的要求上,陆小霞用“苛刻”形容自己。在穿脱防护服区域,要求2个人一起进,每一个环节互相检查、监督。“既然要打硬仗,防护一点不能马虎。比如医护人员在脱防护服时其实风险很高,他们穿了五六个小时的防护服,已经头昏脑胀,我们把具体防护流程打印出来贴在医护人员能够明显看到的位置,让他们能够对照着做,不许出现丝毫的意外。”陆小霞说。

  令人欣慰的是,武汉儿童医院成为新冠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后,疑似病区、确诊病区均没有发生医护人员感染。

●救治经验纳入国家诊疗方案 ●

  疫情初期,作为湖北省武汉市联合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陆小霞成为首批增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专家之一。白天在武汉儿童医院忙完后,晚上再去金银潭医院,参与24小时值班,及成人重症患者的会诊、救治。正是这些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之后的儿童新冠肺炎救治打下基础。

  相对于成人,儿童新冠肺炎的症状更加多样化。结合临床救治经验,陆小霞参与编写了《湖北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建议》《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二版)》,供全国儿科同行参考。

  同时,作为唯一一名儿科专家,陆小霞还参与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的修订和编撰。据她介绍,从临床诊疗经验看,新冠肺炎患儿与成人有不同的特点,虽然儿童中轻症多见,但临床表现可以不典型。在新版方案中,新增了儿童临床表现特征,提示要特别重视患儿呼吸系统以外的一些表现,如孩子不是发烧、咳嗽,而是消化道症状,如呕吐和腹泻或精神差等。此外,儿童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病情变化非常快,建议增加预警指标,尽可能监测病情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一建议也被纳入新版方案中。

  由陆小霞等共同撰写的“儿童新冠肺炎感染状态”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分享了171例确诊新冠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以及业内专家的思考和建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该文章也得到了很多其他国家同行的关注。

  据陆小霞介绍,该文章提示,由于儿童感染大部分以轻症为主,应避免过度治疗,科学选择治疗方式。与此同时,儿童依然有重症患儿,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可能发展成重症,更应该警惕其发展成为重症的可能,根据预警对症治疗。此外,儿童无症状感染病例并不少见,确定这些无症状患儿的传播潜力对于制定控制目前疫情的措施非常重要。

●抗“疫”与日常诊疗双管齐下 ●

  据陆小霞介绍,在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患儿中,有的因为全家感染,只能独自住院隔离治疗。除诊治与日常护理之外,患儿情绪的安抚也成为医护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患儿中,小的二三个月大,大的十几岁,所以需求也不同。“小毛毛(小宝宝的意思)呢,我们除了治疗,还要定时喂奶、换尿布,防着呛奶、坠床。大孩子,我们则会抽时间陪他们聊天、画画、上网课和玩耍。”陆小霞说,为了让小朋友不惧怕住院,医生护士们在隔离服上画了卡通画,把自己变成了儿童病房里的动漫人物,让小朋友们一起来涂色,帮他们度过特殊时期。这些“大白阿姨”“哆啦A梦阿姨”“奥特曼叔叔”给孩子们带来了爱与希望。

  采访中,陆小霞提到一个难忘的细节,曾有一个住院的小女孩,总是在旁边一直看着他们。护士担心孩子有哪里不舒服,问她为什么不来一起玩?没想到小女孩却说:“我喜欢护士姐姐,但我怕传染给你们。”那一刻,在场的医生护士泪如雨下。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患儿治愈出院,武汉儿童医院初步实现了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正常诊疗秩序的过度。

  “毫不放松疫情防控,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两条腿走路。”据陆小霞介绍,该院承担着武汉和周边地区儿童疾病的治疗工作,除了收治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儿,目前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诊疗秩序,以呼吸内科为例,还收治了一些患有重症肺炎、哮喘等呼吸疾病的孩子。

  因为同时收治新冠肺炎和非新冠肺炎患儿,武汉儿童医院管理者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即“三双”模式。

  据介绍,“三双”分别指双预诊分诊、双隔离缓冲、双封闭管理。“双预诊分诊”即在门、急诊进行第一次预诊分诊,通过测体温、询问病史等方式,初步判断是否为新冠肺炎患者,将疑似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非新冠肺炎患者进入急诊,急诊导医台第二次预诊分诊,判断其危急重症和普通疾病。“双隔离缓冲”指确诊或疑似的新冠肺炎患者,同时又有其他专科疾病,这时收入新冠肺炎隔离病房进行诊治;普通病人需要住院先到相应专科或重症医学科单间隔离,排除新冠肺炎后转在普通病房。“双封闭管理”是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封闭管理,非新冠肺炎患者及陪护家属以单间病房为单位临时封闭管理,检查检验在单间病房内完成,CT预约检查。

  陆小霞表示,目前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仍需积累经验,通过各种研究、临床观察、大量数据观察及研究工作,逐渐深入认识其整体特点,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