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仲景名医对话】张宸铭、樊立鹏:帮您快速怀上健康宝宝——男性生育力评估指南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   
2025-10-29  健康大河南

  前言:欢迎收看由仲景宛西制药与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播出的【仲景名医对话】提到备孕,很多家庭都藏着说不出的期待,也伴着道不尽的焦虑。我们常常会听到、看到这样的故事:有的夫妻备孕一年多,每次拿起验孕棒,看到的始终是孤零零的一条杠;有的准妈妈满心欢喜迎接新生命,却一次次遭遇流产,在期待与失望里反复煎熬;还有的家庭为了要个宝宝四处求医,跑了不少路、找了不少偏方,花了不少心思,却连问题到底出在哪都没弄明白。

  其实,在备孕这件事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常常被大家忽略,它直接关系着备孕的成败,那就是男性生育力健康。所以今天,我们特别有幸邀请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男科与生殖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宸铭,以及主治医师樊立鹏。来帮大家把这个 “关键问题” 讲透。

       

  张宸铭:

  在日常门诊中,我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备孕出了问题,几乎都是妻子先去做检查,从妇科B超到激素六项,一轮检查下来身心俱疲,最后才想起让丈夫来做个简单的评估。可往往这时,宝贵的备孕时间已经被浪费了。所以今天我想先给大家传递一个核心观点:科学备孕,男性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和妻子同等重要的“参与者”。评估男性生育力,是通往“好孕”最直接、最经济、最高效的第一站。接下来的30分钟,我们一起把这份经过临床验证的《男性生育力评估指南》讲透,从打破误区到解读检查,再到如何养出优质精子,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帮您的家庭少走弯路,更快迎来健康的宝宝。

  问题一:科学备孕应该怎么做呢以及针对备孕中男方检查的常见误区,该怎么引导正确认知?

  张宸铭:

  在讲“该怎么做”之前,我们必须先扫清挡在备孕路上的“认知障碍”。这些误区就像“隐形陷阱”,让很多本能顺利解决的问题被拖延,甚至错过最佳调理时机。今天我们就把门诊中最常遇到的三个误区拎出来,帮大家彻底理清思路。

  误区一:身体强壮=生育能力强

  这是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医生,我每天健身,跑五公里都不费劲,一年到头都不感冒,生育肯定没问题!”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耐心解释:常规意义上的“身体好”,和“精子质量好”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可以把“精子生成”想象成一个“精密工厂的流水线”:从精原细胞到成熟精子,需要70-90天,全程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个“指挥系统”调控,还需要睾丸处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营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而我们平时说的“强壮”,更多指的是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这些外在的体能表现,和精子生成的“内部流水线”没有直接关联。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是健身房的教练,肌肉线条非常好,但是精液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精子活力只有20%(正常标准是32%以上),根本达不到受孕要求。后来进一步检查发现,他因为长期穿紧身运动裤,加上健身后频繁泡热水澡,导致睾丸温度过高,影响了精子活力。所以请大家记住:千万别用“自我感觉”代替科学检查,再强壮的身体,也不能保证精子质量合格。

  樊立鹏:

  误区二:怀不上都是女方的事,男方不用急

  这个误区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家庭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数据不会说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在所有不孕不育夫妇中,单纯由男性因素导致的占30%-35%,夫妻双方共同存在问题的占20%-25%。这意味着,近一半的不孕问题都和男性有关。

  所以让女方一个人承受所有生育压力,不仅不公平,更不科学。要知道,女性的检查项目相对复杂,比如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有的还带有一定创伤性;而男性的基础检查—比如,精液常规,只需要简单取样,没有任何痛苦,1个多小时就能出结果。所以我们在临床中一直倡导“夫妻同查,男士优先”的原则:先查男方,排除或确认男性因素,再针对性地安排女方检查,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和金钱,也能减少女方的身体负担。

  曾经有一对夫妻,备孕两年,期间女方从监测排卵到输卵管造影,做了很多检查,中药调理也一直未间断,2年过去也没有任何效果。最后丈夫不情愿地来做检查,结果显示精子浓度只有500万/毫升(正常标准是1500万/毫升以上),这就提示男方属于严重少精子症。后来经过三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调理,丈夫的精子浓度达标,夫妻俩很快就怀上了。所以请大家放下偏见:怀不上孩子不是“女方的错”,而是夫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及时检查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张宸铭:

  误区三:一次检查正常,就可以永远放心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有的丈夫做了一次精液检查,结果正常,就觉得“万事大吉”,之后不管备孕多久没成功,都不愿意再复查。但大家要知道,精子的生成周期是70-90天,这意味着今天的精子质量,反映的是两三个月前的身体状态。这期间只要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精子质量就可能大幅下滑。

  比如我有个患者,第一次精液检查完全正常,可之后因为工作原因,连续一个月熬夜加班,还频繁陪客户喝酒,结果第二个月备孕还是没成功。再次检查发现,他的精子活力从45%降到了28%,直接低于正常标准。还有的人因为感冒发烧到39℃以上,高温持续几天,就会对正在发育的精子造成损伤,导致活力下降。

  所以生育力评估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动态监测”的过程。如果第一次检查正常,但备孕3-6个月还是没成功,建议丈夫再复查一次;如果期间出现高烧、严重感染、长期熬夜、接触有害物质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复查。记住:一次正常不代表永远正常,动态评估才能更准确地掌握生育力状况。

  问题二:很多男性对生育力检查既紧张又好奇,比如担心检查复杂痛苦,也想知道怎么看报告。想问问您,在这五项关键检查里,哪些检查需要提前做特殊准备?拿到报告单后,除了看指标是否达标,还有哪些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呢?

  樊立鹏:

  打破了误区,接下来就进入最关键的环节:男性生育力到底要查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检查”就紧张,担心会很复杂、很痛苦。其实大家不用怕,男性生育力的核心检查就像给“小蝌蚪”做一次“入职体检”,简单、无创,而且针对性极强。今天我们就把最关键的五项检查讲清楚,教大家怎么看报告单,自己也能判断“种子质量”好不好。

  1. 精液常规分析:“小蝌蚪”的阅兵测试

  这是所有检查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项,就像给精子大军做“阅兵测试

  ”,主要看三个关键指标,这三个指标直接决定了“受孕的可能性”。

  第一个指标是精子浓度(精子大军的数量):正常标准是每毫升精液中至少有1500万精子,或者一次射精的总精子数不少于3900万。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军队打仗”——如果士兵数量太少,就算再能打,也很难突破“卵子防线”。

  第二个指标是前向运动精子率(精子活力):正常标准是前向运动的精子占比不低于32%。这个指标看的是精子的“快速行军能力”——只有那些能直线向前冲的精子,才能穿过宫颈粘液,到达输卵管和卵子相遇。如果大部分精子都是“原地打转”或者“缓慢蠕动”,受孕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三个指标是正常形态率(形态):标准是正常形态的精子占比不低于4%(很多人觉得4%太低,其实这是WHO根据大量临床数据制定的标准,只要达到这个比例,就有受孕能力)。这个指标看的是精子的“颜值”——正常的精子应该是“头部椭圆、尾部细长”,如果头部畸形(比如过大、过小、双头等)、尾部畸形(比如卷曲、断裂等),就很难有好的活力及穿透卵子的能力,完成受精。

  这里要提醒大家:精液常规结果会受情绪、睡眠、禁欲时间等因素影响,比如禁欲时间太短(少于2天)会导致精子数量少,禁欲时间太长(超过7天)会导致精子老化,活力下降。所以做检查前,最好禁欲3-7天,期间避免熬夜、喝酒、剧烈运动,这样结果才更准确。如果第一次检查结果不正常,也不用慌,我们通常会建议1-2周后复查一次,两次结果结合起来判断才更可靠。

  张宸铭:

  2. 精子DNA碎片率(DFI):“种子”的内部质量检测

  如果说精液常规是看精子的“外在表现”,那精子DNA碎片率(DFI)就是看精子的“内在质量”——检查精子内部遗传物质(DNA)是否完整。这个检查对反复流产、备孕超过一年没成功的夫妻尤其重要。

  大家也可以把精子比作“种子”:如果种子的外壳完好(精子形态正常)、能发芽(精子活力正常),但内部的“胚芽”(DNA)有损伤,那这颗种子要么无法生根发芽(无法受精),要么就算发芽了,也容易中途枯萎(胚胎停育、自然流产)。临床数据显示,DFI过高(通常超过25%)的男性,女方发生反复流产的风险会增加3-5倍。

  我曾经有一对患者,女方连续三次流产,每次都是怀孕6-8周就胎停。女方做了全套检查,都没发现问题,最后建议男方查DFI,结果显示DFI高达38%。后来经过三个月的调理(补充抗氧化剂、调整作息、避免接触辐射),丈夫的DFI降到了18%,妻子再次怀孕后,顺利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所以如果您有反复流产的经历,或者备孕很久没成功,一定要记得查一下DFI,这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樊立鹏:

  3. 抗精子抗体(AsAb):“内部识别错误”的排查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精子和免疫系统是“互不干扰”的——睾丸有一层“血睾屏障”,能把精子和免疫系统隔离开,避免免疫系统把精子当成“外来敌人”攻击。但如果这层屏障被破坏,比如有生殖道感染(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外伤、精索静脉曲张,或者做过输精管手术,免疫系统就会“认错人”,产生抗精子抗体。

  这些抗体会像“胶水”一样粘在精子表面,导致精子互相凝集(粘在一起),无法自由活动;有的还会破坏精子的细胞膜,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如果抗精子抗体阳性,就算精液常规正常,也可能导致不孕。

  检查抗精子抗体很简单,用前面取的精液即可,不用另外再取标本。如果确诊阳性,也不用怕,通过药物治疗(如免疫抑制剂)、避免生殖道感染、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大部分人都能恢复正常,不影响受孕。

  张宸铭:

  4. 性激素六项:“精子工厂”的指挥系统检查

  如果精液常规结果不理想,比如精子数量过少、活力过低,我们通常会建议查“性激素六项”,包括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泌乳素、孕酮。这六项激素就像“精子工厂”的“指挥系统”,直接调控精子的生成过程。

  比如睾酮是男性最重要的性激素,负责维持精子生成的“适宜环境”,如果睾酮水平低,就会导致精子生成减少、活力下降;促卵泡生成素(FSH)负责促进精原细胞发育,如果FSH升高,通常意味着睾丸的生精功能受损;泌乳素过高则会抑制睾酮分泌,影响精子生成。

  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医生能判断“精子工厂”的“指挥系统”是否正常,找出精子质量差的原因。比如有的患者精子数量少,检查发现睾酮低、LH低,说明是“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导致的,通过补充促性腺激素就能改善;如果FSH很高,说明睾丸生精功能受损,需要更针对性的治疗。

  樊立鹏

  5. 阴囊彩超:“精子工厂”的硬件检查

  阴囊彩超主要是检查睾丸、附睾、精索静脉,这些是“精子工厂”的“硬件设施”。

  比如:

  - 睾丸大小:正常成年男性睾丸体积约12-25毫升,如果睾丸体积过小(小于10毫升),通常意味着生精功能较差;

  - 附睾:看是否有附睾炎、附睾结节等,这些问题会影响精子的成熟和运输;

  - 精索静脉曲张:这是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约30%-40%的不育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索静脉曲张。它会导致睾丸局部血液回流不畅,温度升高、代谢废物堆积,从而影响精子生成。

  阴囊彩超是无创检查,几分钟就能完成。如果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我们会根据严重程度建议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大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以上,精子质量会有明显改善。

  问题三:生活里像高温、烟酒这些 “精子杀手” 很常见,不少人可能没在意。想问问您,对常久坐的上班族、接触化学物质的从业者,该怎么针对性避开这些风险,保护精子质量呢?

  张宸铭

  了解了要查什么,接下来我们要搞清楚:哪些因素在悄悄伤害精子质量?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所处的环境,都可能是精子的“隐形杀手”。只有避开这些“杀手”,才能让精子健康成长。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给大家盘点最常见的“精子杀手”。

  第一类:生活方式“杀手”——藏在日常习惯里

  1. 高温:给精子“蒸桑拿”

  睾丸是个“喜凉怕热”的器官,最适宜的温度是34-35℃,比体温低1-2℃。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就会像给精子“蒸桑拿”,直接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

  哪些行为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比如长期穿紧身裤、牛仔裤(尤其是紧身化纤材质的),会包裹睾丸,影响散热;久坐不动(比如办公室白领、司机、程序员),会让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温度升高;还有频繁泡温泉、蒸桑拿、长时间坐浴(水温超过40℃),以及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工作,这些都会让睾丸温度升高,伤害精子。

  樊立鹏:

  2. 烟酒:直接“毒害”精子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精子的伤害是“直接且不可逆”的。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循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还会增加精子畸形率和DNA碎片率。有研究显示,每天吸烟超过10支的男性,精子畸形率比不吸烟的男性高20%以上,妻子发生流产的风险也会增加。

  过量饮酒同样危害很大。酒精会抑制睾酮的合成,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还会导致精子染色体异常,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尤其是长期酗酒,会对睾丸造成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生育能力。所以备孕期间,男性一定要“戒烟限酒”,最好能做到完全不吸烟、不喝酒,这是对自己和宝宝最基本的负责。

  张宸铭:

  3. 熬夜:打乱“生精生物钟”

  精子生成是有“生物钟”的,需要在规律的作息下进行。长期熬夜会打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指挥节奏”,影响激素分泌,进而抑制精子生成。比如熬夜会导致睾酮水平下降,促卵泡生成素(FSH)升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我见过很多年轻患者,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到凌晨1-2点,检查发现精子活力普遍偏低。后来调整作息,每天11点前睡觉,坚持一个月后复查,精子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备孕期间,一定要保证11点前睡觉,每晚7-8小时的充足睡眠,别让熬夜偷走你的“好精子”。

  樊立鹏:

  4. 压力:让精子“提不起劲”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也会影响精子质量。这是因为压力会导致体内分泌“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这些激素会抑制睾酮的合成,还会影响精子的成熟过程。有研究显示,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男性,精子活力比心态放松的男性低15%左右,备孕成功率也会下降。

  所以备孕期间,男性也要学会调节情绪,比如通过运动、听音乐、和家人沟通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精子“更有活力”。

  张宸铭

  第二类:环境与职业“杀手”——藏在工作生活环境里

  有些职业的男性,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也会伤害精子质量。比如:

  -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油漆、农药、染料、重金属(如铅、汞、镉)、甲醛等,这些物质会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破坏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升高;

  - 辐射: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医院放射科医生、核工业工作者)或非电离辐射(如长期使用高频对讲机、经常接触微波炉等),会损伤精子的DNA,增加胚胎畸形的风险;

  - 高温环境作业:比如厨师、锅炉工、冶金工人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

  如果您从事这些职业,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穿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工作间隙多到通风处休息,定期做精液检查,及时了解精子质量情况。

  樊立鹏

  第三类:疾病与药物“杀手”——藏在身体状况里

  一些疾病和药物也会影响精子质量。比如:

  - 生殖道感染: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等,会导致精液中的白细胞增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

  - 精索静脉曲张:前面我们提到过,这是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会让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回流不畅,影响精子生成;

  -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糖尿病等,会影响内分泌平衡,进而干扰精子生成;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对精子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长期服用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化疗药物会直接杀伤生精细胞,激素类药物(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睾酮分泌。

  所以如果您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药物,备孕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对精子造成伤害。同时,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也是保护生育力的重要措施。

  问题四:很多男性想按 “养精指南” 调理,却担心难坚持或没效果。想问问您,在补充营养素、运动和医疗干预上,有没有简单易执行的小技巧,帮大家更好坚持并看到效果?

  张宸铭:

  讲完了误区、检查和“隐形杀手”,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到底怎么做才能养出优质精子?其实答案很简单——抓住精子70-90天的生成周期,从生活方式、营养补充、医疗干预三个方面入手,就能让精子质量“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一份可落地的“养精行动指南”,照着做,3个月就能看到改变。

  1. 营养均衡:给精子“喂饱”关键营养素

  精子的生成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尤其是这四种营养素,一定要足量补充:

  - 锌:锌是精子生成的“核心原料”,参与睾酮合成过程,。如果缺锌,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升高。日常可以多吃牡蛎(含锌量最高,每周吃1-2次即可)、瘦肉(牛肉、猪肉)、坚果(核桃、杏仁,每天一小吧)、豆类(黄豆、黑豆)等富含锌的食物;

  - 硒:硒是“抗氧化能手”,能保护精子DNA免受损伤,降低DFI。富含硒的食物有海产品(海带、紫菜、带鱼)、动物内脏(猪肝、鸡肝,每周1次,适量食用)、鸡蛋等;

  - 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两种维生素都是强效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对精子的伤害。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橙子、猕猴桃、草莓)和蔬菜(青椒、西兰花),维生素E则多见于植物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坚果、绿叶蔬菜中;

  - 优质蛋白质:精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优质蛋白质能为精子生成提供“建筑材料”。可以多吃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每天保证1-2个鸡蛋、300毫升牛奶、50-100克瘦肉的摄入。

  这里要提醒大家:营养补充讲究“均衡”,不要盲目吃保健品。如果担心营养素缺乏,可以先去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根据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避免过量补充对身体造成负担。

  樊立鹏

  2. 运动适度:给精子“创造”良好环境

  适度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睾丸的血液供应,为精子生成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还能调节内分泌,促进睾酮分泌,提高精子活力。但运动也要讲究“适度”,过度运动反而会对精子造成伤害。

  建议大家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注意选择舒适的座椅,避免压迫会阴部),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因为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体内产生过多自由基,损伤精子DNA;也不要长时间久坐不动,每坐45分钟就起身活动5-10分钟,比如散步、拉伸,让会阴部血液循环更通畅。

  我们有个患者,之前因为工作忙很少运动,精子活力只有16%。后来他每天晚上慢跑30分钟,坚持3个月后复查,精子活力升到了42%,顺利达到受孕标准。所以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帮你养出优质精子。

  张宸铭:

  3. 避开伤害:给精子“扫清”障碍

  前面我们提到了很多“精子杀手”,现在就告诉大家具体该怎么避开:

  - 远离高温:穿宽松的棉质内裤(避免紧身化纤内裤),裤子选择宽松的款式;不要长时间泡温泉、蒸桑拿(水温超过40℃的都要避免),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膝盖上,尽量放在桌子上使用;

  - 戒烟限酒:备孕前3个月开始,彻底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饮酒要严格控制,最好做到不饮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控制在“偶尔少量”(比如每月1-2次,每次啤酒不超过1瓶,白酒不超过1两);

  - 规律作息: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可以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比如晚上10点半准备睡觉,早上7点起床,让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 减少辐射:尽量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比如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尤其是放在裤兜里),工作时远离微波炉、打印机等辐射源,避免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如放射科)。

  樊立鹏

  4. 医疗干预:给精子“助力”

  如果检查发现精子质量有问题,比如少精、弱精、DFI过高,或者有精索静脉曲张、激素水平异常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自己盲目调理。

  比如精索静脉曲张,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药物(如迈之灵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如曲张程度达到II度以上,精子质量明显下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术后3-6个月精子质量会有明显改善。

  对于少精、弱精患者,我们通常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西药补充微量元素、改善微循环,中药(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调理肾阴肾阳,促进精子生成。临床数据显示,通过规范治疗,约70%的轻中度少弱精患者,精子质量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有问题及时找医生,科学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拖延,耽误备孕时机。

  问题五:备孕多久没成功,需要做男性生育力评估?

  张宸铭

  很多夫妻会纠结“备孕多久该检查”,其实有明确的时间参考。

  - 如果夫妻双方身体没有明显异常,且性生活规律(每周2-3次),备孕1年以上仍未怀孕,建议男方先做生育力评估。

  - 若女方年龄超过35岁,由于女性生育能力随年龄下降较快,备孕6个月未怀孕就建议男方检查,避免耽误最佳备孕时机。

  - 此外,若男方有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病史,或存在长期吸烟酗酒、接触高温/辐射等情况,即使备孕时间没到,也可提前检查,排除潜在问题。

  问题六:平时身体没毛病,也需要特意补充锌、硒这些营养素吗?

  樊立鹏

  身体“没毛病”不代表营养素完全充足,是否补充要分情况看。

  - 若日常饮食均衡,能经常吃到瘦肉、坚果、海产品等富含锌、硒的食物,且没有挑食、节食习惯,通常不需要额外吃保健品,通过食物补充即可。

  - 若饮食单一,比如很少吃海产品、肉类,或因工作忙常吃外卖、快餐,可能存在锌、硒摄入不足的情况。建议先去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补充,避免盲目吃保健品造成过量负担。

  问题七:之前查过精子质量正常,现在备孕还需要再查一次吗?

  张宸铭

  精子质量不是“一劳永逸”的,会受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影响,建议根据情况复查。

  - 如果距离上次检查超过6个月,且期间有熬夜、吸烟、接触高温环境等情况,建议重新检查一次,确保当前精子质量符合受孕标准。

  - 若夫妻备孕超过3个月未成功,即使之前检查正常,也可复查精子活力、DFI等指标,排除近期出现的问题,比如因压力大导致的精子活力下降。

  问题八:做了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多久能恢复备孕?

  樊立鹏

  手术恢复和备孕时间有明确的周期,不用过度着急。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伤口通常1-2周愈合,但精子生成需要70-90天周期,所以建议术后3个月再去医院复查精子质量。

  - 若复查显示精子活力、数量等指标恢复正常,就可以开始备孕;若指标尚未达标,可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调理1-2个月,再次复查合格后再备孕,这样能提高受孕成功率,也能减少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

  问题九:备孕期间,男性可以运动吗?会不会影响精子质量?

  张宸铭

  备孕期间男性可以运动,关键是选对运动方式和强度,合理运动反而有益。

  - 推荐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能改善睾丸血液循环,促进睾酮分泌,提高精子活力。

  - 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比如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过度运动可能产生过多自由基,损伤精子DNA;同时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尤其是硬座椅),防止压迫会阴部,影响精子生成。

  结语:各位观众朋友,时间过得很快,今天的分享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我想和大家说:孕育新生命,不是妻子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当备孕遇到困难时,请不要互相指责,也不要焦虑迷茫——先做一次科学的男性生育力评估,找到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调整生活方式、接受医疗干预,这才是通往“好孕”最靠谱的路。

  张宸铭:

  在河南省中医院男科与生殖诊疗中心,我们每天都在帮助这样的家庭:有的夫妻备孕多年没成功,通过男性生育力评估发现问题,调理后顺利怀孕;有的妻子反复流产,查了DFI才找到原因,最终迎来健康宝宝。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好孕”案例,也知道每一个家庭对宝宝的期待有多迫切。所以如果您有备孕方面的困惑,随时可以来我们科室咨询,我们会用最专业的知识、最贴心的服务,帮您制定个性化的备孕方案。

  最后我想说:行动永远比焦虑更有用。从今天开始,重视男性生育力,做好每一次检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相信不久的将来,您的家庭一定会迎来那个可爱的小生命。

  感谢大家的观看,祝每一个家庭都能早日圆梦,拥有健康、可爱的宝宝!谢谢大家!

  本期嘉宾:

  

  张宸铭

  河南省中医院男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名医

  河南省中医药科普优秀人才

  河南省文明教师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医术语翻译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常委

  从事中医生殖医学医、教、研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8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获省部河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项

  樊立鹏

  男科与生殖诊疗中心

  职称:主治医师

  学历:医学博士

  人才称号:

  第二批河南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对象

  学会任职: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

  学术情况:

  中原门氏妇科第五代传承人,获省级、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

  擅长:

  针灸、中医经方治疗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生殖疾病。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肥胖、失眠、焦虑抑郁等亚健康疾病。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