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日常习惯会伤害我们的心脏?冠心病又该如何预防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而冠心病正成为威胁这台发动机
正常运转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100万,且发病年龄正呈现令人担忧的年轻化趋势——最年轻的患者仅有17岁。
那么到底哪些日常习惯会伤害我们的心脏?
冠心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是冠心病
当为心脏自身供血的冠状动脉因“年久失修”发生堵塞时,心脏便会陷入缺血危机,这就是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冠心病通俗点讲,就是心脏血管的“交通堵塞”,可以通过三个比喻解析冠心病形成过程。
·道路损坏: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因素损伤血管内壁;
·垃圾堆积:坏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堵车与事故:斑块导致心绞痛,甚至心梗、猝死。
二、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五大高危人群
1.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如同持续冲击血管内壁的"洪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为胆固醇沉积打开方便之门。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长期浸泡在“高糖”环境中,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3.肥胖人群:多余的脂肪不仅增加心脏负担,更会导致代谢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控制体重是改善血压、血糖、血脂的综合处方。
4.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直接“腐蚀”血管内皮,吸烟者冠心病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2-4倍。
5.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如果男性直系亲属55岁前、女性直系亲属65岁前确诊冠心病,那么本人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除了上述五类人群,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需警惕。此外,化验单上的“正常值”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以上高危人群需将血脂控制到更低水平。
三、冠心病的早期征兆
四种需警惕的身体信号:
·心脏频繁“咯噔”一下:可能是早搏
·无缘无故心跳加速:警惕心律失常
·慢跑、爬楼梯时胸痛:典型冠心病症状
·日常走路气喘吁吁:可能心功能下降
专家提醒:
50岁以上、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呼吁大家要有“排查心脏问题”的意识,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四、如何预防冠心病
1.定期体检与风险评估(健康群体)
·家中常备血压计,定期监测
·重视体检报告解读,及时发现异常
2.“ABCDE”二级预防策略(高危人群)
A:抗血小板+血压管理
·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
B:β阻滞剂+血压控制
·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和血压
·血压达标是保护血管的关键
C:彻底戒烟+降低胆固醇
·吸烟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控制"坏胆固醇"
D:合理饮食+血糖控制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警惕"糖前期",定期检测血糖
E:运动+教育
·每天坚持30分钟有氧运动
·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