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外用药常见的错误做法有哪些?快来看看
常见的外用药膏包括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等,涂在病损的皮肤上,药物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让人感到凉爽有止痒消类的作用,同时,油的渗透性较强,能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能。不同的个体和皮肤的部位,对各种外用药的适应性常有一定的差异,用药的原则应根据药物的浓度由低到高,面积由小到大,应视病情病损程度而定。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外用药膏的使用方法会直接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涂抹外用药常见的错误做法是,随便往手上或患处挤点药膏,不管患处的面积大小,随意地将药膏涂抹在患处。
涂抹外用药膏正确做法
01
涂抹药膏前先洗手
最好用流动的自来水洗手,洗手时可以使用一点洗手液,把手洗干净。取用药膏时若使用棉签,也需注意不要重复使用,避免污染药膏或患处。
02
涂抹药膏前应将患处清洁
可用清水将患处清洁干净,也可用干净的湿布把患处擦干净。如果药膏涂抹在角化的厚皮处,最好在使用前先将患病处用温水浸泡20-30分钟,使角化的厚皮泡软,剥除浮皮,然后再涂抹药膏。
03
涂抹药膏应覆盖整个患处
涂抹药膏时,膏剂应薄薄地覆盖整个患处,可从患处的边缘再向外延伸1厘米,对于特殊药物(如激素类)需严格按医嘱控制用量。涂药后,患处不要加任何东西覆盖,同时还要防衣物蹭掉药膏而影响疗效。
涂抹药膏时需要注意
01
软膏常用于干燥皮肤病和角化皮肤病,糜烂性和渗出性皮肤疾病不宜使用软膏治疗,若患处有破溃或液体渗出时,不可继续涂药,而是应该去医院就诊。
02
涂抹前应确认药膏在有效期内,观察药膏颜色、气味是否正常,若有分层、异味应停用。开封后一般保存不超过3个月(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03
涂抹药膏后患处出现更红、更肿或更痒的症状,这可能是药物过敏造成的,应立即停止用药,严重的也应去医院就诊或在医生和药师的建议下改用药物治疗。
04
正确使用药膏需结合药物类型和病情,严格遵循医嘱,若需联合使用其他药膏,需间隔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