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   
2025-08-05  健康大河南

  年仅40岁的张先生多年来饱受高血压病困扰,即使每天服用3种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正常。

  多家医院奔波就诊,想查查高血压的病因,肾脏、内分泌、心血管……做了很多检查,都说没毛病,那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看着他红红的眼睛,间断打着哈欠,追问原因,得知他同时还有这样一个困扰:平时一躺到床上就秒睡,睡眠时间挺长,经常还是有种睡不够的感觉,白天脑袋昏昏沉沉,记忆力也下降了。

  会不会就是睡眠的原因呢?

  做了多导睡眠监测:每小时发生40多次呼吸暂停,最长憋气时间达90秒——这正是难治性高血压背后的真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一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

  其可能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的增加、上气道及颌面结构异常、肥胖、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等。与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

  哪些人群容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三

  如何发现睡眠呼吸暂停?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本病的标准。可同步记录被检测者睡眠时的脑电图、眼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多项指标,可准确地了解睡眠时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情况。

  五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

  生活方式干预是OSA管理的重要措施:

  1、减重:超重/肥胖是OSA常见且可逆的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热量饮食、运动或增加体力活动。

  2、睡眠卫生: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睡前限制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睡前情绪激动以及保持卧室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3、危险因素控制:戒烟戒酒及慎用镇静安眠类药物。

  4、无创性通气:包括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等。在睡眠过程中,佩戴呼吸机,改善通气情况。

  5、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适合手术,包括扁桃体肥大等或需要下颌前移的明显下颌后缩,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