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刘莉:中老年人视力模糊别只当老花眼 警惕老年黄斑变性
主持人: “年纪大了,视力模糊很正常”—— 这是很多中老年人面对视力下降时的普遍想法,却不知有一种名为“老年黄斑变性”的眼病,正悄悄偷走他们的清晰视野。但大众对它的认知仍存在诸多空白:比如“黄斑变性是否会致盲”“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对此,本期节目我特别邀请到河南省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刘莉做客演播室,和我们讲讲黄斑变性的相关知识。欢迎刘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刘莉: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中医院眼科的刘莉医生。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老年黄斑变性的健康知识。
问题一: 刘主任,我们经常听到“黄斑”这个词,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首先请您为我们解答一下,我们常说的“黄斑”究竟是什么?为何黄斑区域的病变会对视力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
嘉宾 刘莉: 好的,主持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黄斑”并不是我们脸上长的斑,也不是眼睛里长了不好的东西。它是我们眼底视网膜正中心的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因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看起来颜色略黄,所以得名“黄斑”。
它虽然只占视网膜面积的很小一部分,但却是负责我们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最核心的部分。我们读书、看报、识别人脸、开车辨别信号灯,所有这些需要清晰视力的活动,都离不开健康的黄斑。您可以把它想象成相机底片最中心、最精密的那一部分。一旦黄斑受损,就像相机最核心的成像区域坏了,拍出来的照片中心部分就是模糊或变形的,即使周边的视野还在,但最关键的“看清”这个功能就丧失了,所以会对视力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问题二: 原来黄斑这么重要。那么,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嘉宾 刘莉: 老年黄斑变性,顾名思义,首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年龄。通常来说,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会明显增高。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明确的危险因素:
第一是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尤其是一级亲属有患病史,那么子女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第二是吸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可控因素,吸烟会显著加重氧化损伤,加速病情发展。
第三是长期暴露于蓝光和紫外线,比如不注意防晒。
第四是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眼底的血液供应。
第五是饮食不均衡,缺乏如叶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抗氧化物质。
问题三: 我们也了解到,老年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有什么区别?哪种类型的进展更快、对视力的危害更大呢?
嘉宾 刘莉: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两种类型区别很大。
干性黄斑变性,也叫萎缩性,占到了大多数(约85%-90%)。它的特点是黄斑区感光细胞慢慢萎缩,同时出现一些叫做“玻璃膜疣”的沉淀物。它的进展通常比较缓慢,视力下降是渐进的。
而湿性黄斑变性,虽然只占10%-15%,但危害性极大。它的特点是眼底长出了不正常的、非常脆弱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很容易渗漏、出血,从而迅速破坏黄斑结构。
所以,湿性黄斑变性的进展非常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数周至数月)导致中心视力严重、不可逆的丧失,是导致法律意义上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警惕。
问题四: 您刚才提到,干性老年黄斑变性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这太容易被忽视了。我们普通民众该如何通过日常自我观察,来实现早期发现呢?
嘉宾 刘莉: 是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
大家可以找一张白纸画上标准的方格表,或者直接在网上搜索打印,甚至手机里也有相关的APP。
自查方法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方格表放在眼前30厘米左右的距离,交替遮盖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凝视方格表中心的黑点。
如果发现:
1. 方格表的直线变得弯曲、扭曲;
2. 方格表的中心出现黑影或暗点;
3. 方格表的线条变得模糊、断裂。
以上任何一点,都可能是黄斑病变的征兆,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每月自查一次。
问题五: 那如果已经出现了湿性黄斑变性的典型症状,比如视物变形、中心视野出现黑影,这时应该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嘉宾 刘莉: 一旦出现视物变形(看门窗、马路直线变弯)、中心固定黑影或视力急剧下降,必须立即行动!
第一,不要等待,不要观望。这不是普通的眼花,病情可能进展很快。
第二,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眼科,最好是眼底病专科就诊。
时间就是视力。越早诊断,越早开始治疗,就越有可能保住宝贵的中心视力。
问题六: 到了医院,诊断老年黄斑变性需要进行哪些专业检查?除了常规的视力检查、眼底镜检查,还需要做哪些其他的检查来确诊和分型呢?
嘉宾 刘莉: 除了您说的基础检查,我们还需要更精密的影像学检查来“看清”黄斑的深层结构。
核心的检查主要有两个:
一是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它可以像做CT一样,对黄斑进行高分辨率的断面扫描,能清晰地显示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有没有水肿、出血,有没有新生血管,诊断价值非常高。
二是眼底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给眼底拍照,可以动态地观察到眼底血管的形态,明确有没有异常的渗漏,这是诊断“湿性”黄斑变性的金标准,并能指导治疗。
问题七: 最后,想请您介绍一下,对于更为常见的干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目前主要的干预方式有哪些?
嘉宾 刘莉: 对于干性黄斑变性,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方法,但我们的目标是延缓它的进展。
主要的干预方式是综合性的生活管理:
1. 改变生活方式:首要就是戒烟!同时注意防晒,出门佩戴能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2. 营养补充:这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根据大型临床研究(AREDS2)的配方,补充特定配比的抗氧化剂和矿物质,如叶黄素、玉米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被证实可以延缓中晚期干性病变的进展。但具体是否需要补充、如何补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控制基础病: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总而言之,对于干性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营养干预是当前最核心的策略。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刘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黄斑变性的相关知识。老年黄斑变性虽为年龄相关性眼病,但并非“无法预防、无法治疗”。记住,关注黄斑健康,就是关注生活的质量与尊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老眼不昏花”成为可能。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公益支持:齐鲁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