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国医讲堂 > 正文

信阳市妇幼保健院贺辉: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助推中医药焕发绚烂光彩

发布时间:2024-03-21  来源:   
2024-03-21  健康大河南

  前言:为传播中医药特色文化,汇聚力量为中医药强省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中医药强省名家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贺辉做客演播室,就中医药强省的建设,与贺院长一起交流探讨。

  本期要点:

  问题一:贺院长您好!作为信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站在您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中医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应用和前景的?

  答: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妇幼健康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在妇女儿童常见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服务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医药与妇幼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在这些政策支持下,中医药在中医妇、产、儿领域对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保健服务和预防治疗持续推进。

  如中医治未病可以帮助新婚夫妇优生优育;中医与生殖中心融合实现中西医协同助孕;对于孕期妊娠恶阻,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乳腺炎等疾病,中药口服治疗和中医外治也有优势,病人的接受度也很高。

  在儿科领域,中医药的应用广泛且有非常成熟的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也得到大范围推广。如在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儿童及其照护人健康素养上,中医药文化得到重视与推广;把中医药融入妇幼领域,更能体现“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这一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与妇幼融合发展是1十1大于2的大工程,是提升我们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民生实事,也会助力我们中医药强省战略,发展前景广阔。做为一名妇幼人和中医从业者,我感到职责神圣,使命光荣。

  问题二:在推进中医药强省战略的背景下,您认为医院应该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中医药的普及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答:一是在推进中医药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医院应承担起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责任,从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教学等多个方面,利用自身的人力、专业优势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推进中医药在人们生、老、病、死及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全覆盖。县、市,省级中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的引领作用,使中医的诊疗规范化,实用性、普适性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等医院要做好中医标准化建设,使中西医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基层社区、乡卫生院、中医馆等要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是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培养中医药人才或中西医全科人才,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保健、康复、医疗服务,挖掘培养名医及中医学科带头人,践行政府工作报告上所说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设置名医工作室,培养传承创新继承人团队,找准专科专病,建优势专科,真正用中医的疗效让大众信服中医,自愿寻求中医诊疗保健预防,自愿宣传中医。

  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疾病中医防治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进行中医科普宣讲,遵循自然规律,让人民大众认识中医在养生,保健、疾病疗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念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问题三:在儿童健康领域,中医药可以发挥哪些独特的作用?在您的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通过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答: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亿万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健康中国建设,儿童健康是重中之重。我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医生,妇幼保健战线的一员,面对育龄妇女和儿童的群体健康状况,深感无论是中医药强省建设还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实要从娃娃抓起。中医药可以在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及儿童保健及治疗上,为呵护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发挥特有作用。

  一是中医药在优生优育上有明显优势。俗语说“母壮儿肥”,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让准爸爸准妈妈达到备孕的最佳状态;针对不孕不育患者,中医药可做辅助生殖前调理,调理后有的患者可能回自然受孕,有的患者也可提高精子、卵子质量,对辅助受精的孩子的体质提升也有帮助。

  二是中医药在孕期为准妈妈们保驾护航。有些孕妇孕期受妊娠呕吐、腹痛、出血及发热,咳嗽等问题困扰,中医药多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妈妈减缓症状。

  三是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使小朋友从小接受天人合一、三因制宜、治病求本等中医药文化思想的熏陶,把太极拳,八段锦及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四时养生等养生方法普及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和生活习惯,发扬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中的优势,这也是践行“健康中国”。

  四是在儿童保健、治疗上中医药已大展身手。现在小儿推拿技术在医院、民间运用都非常广泛;穴位贴敷,四缝、耳尖、穴位点刺放血,足浴,刮痧,香佩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院、西医院的儿科都有运用,优势是可免输液、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家长接受度高。尤其在儿童康复、脑病上,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脊柱梳理、艾灸火罐、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与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科研产品和课题很多。中医一直在与时俱进,对现在小儿近视、肥胖、脊柱侧弯、抽动症、多动症等也有诊疗优势。

  有人担心,儿科急症多,看中医会不会延误病情?其实,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本,对有些急症中医也可立竿见影。例如,很多高烧不退的儿童,在医院输液多日无效,有经验的中医开几服小药即可退烧,或点刺下可立即见效。我在临床上,就是凭借中医“简、验、便、廉”和见效快的特色优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冬至后有一例腹痛诊疗案例,在这儿分享下:患儿张XX,女,8岁7月,河南商城县人,2024年1月23日,因“右侧脐部疼痛、不适感1月余”首次就诊,(我院一医生的熟人)。其母扶入诊室,痛苦面容。1月前(冬至前一天)突发右侧脐部疼痛、不适感,先后在当地医院、及多所上级医院就诊,花费一万余元,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但患儿自觉症状明显加重,已办理休学,家属焦虑万分。查体:患儿面色黄,精神差,少气懒言,唇色红,皮肤干燥,舌暗红,苔少,扁桃体无肿大,脉弦数。查体发现她疼痛的部位在脐周下7点的地方明显,且此部位皮下慢推时肌肉有硬块感明显,别处正常。问诊她冬至前一天发病,冬至一阳生,在表上是6点,中医是子时,现在7点,丑时有硬结,就诊时间1月23,正好1月,说明阳升不上去,在此有阻滞。怎么治?我先用六气开阖针法在丑位向上针刺一针,患者觉得疼痛有缓解,我又加强一样,她就说不感觉到疼痛了。又给宁升阳散火汤,6剂。6天后患儿腹诊。腹部的硬结已消失,不痛了,时有不适感,饮食、睡眠可。继续巩固6天治愈了。这个病人用的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是象思维,中医的思维就是取类比象的。

  去年12月左右,很多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高热不退,住院的比较多。我治疗大叶性肺炎,没输液,但需住院的正常检查,评估。一般是中药口服、穴位贴敷,配合雾化吸入、机械排痰。扁桃体红肿的少啇商阳点刺放血,高热不退或有痰咳出不畅的会用到刮痧,病程与行纤支镜治疗或输液配合以上疗法的没有显著差异性。但孩子的精神状态,胃肠道反应(就是饮食)、大便反应、体质状况都恢复的非常好,家长也配合的很好。

  问题四:作为医院管理者,您如何看待中西医的结合?您认为在哪些领域两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答:我们从国家政策方针上看,从中西医结合到中西医并重再到中西医协同发展,中西医融合发展这些提法的变更,可以看出中医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的认可。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将传统中医知识和方法与现代西医知识和方法相结合的医疗实践和学术领域,而将成为在大健康理念下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为大众所接受。我参加的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有些同学西医知识不比西医学院的医生差,中医理论实践非常丰富,有的还有科研课题,他们在临床上中西医自如切换,还有“西学中”的佼佼者,以后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将有这样的人才引领。

  习近平在南阳考察时强调: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现在国家推行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中医标准化建设,部分护理人员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很高。“西学中”也得到医生们的积极响应。这些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在小儿外科,原先我们都是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通过学习,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的孩子增多了,需要做手术的孩子住院时间也缩短了。记得有一例反复出现三次肠套叠的孩子,家长非常焦虑,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取灌肠、口服中药、热奄包热敷腹部等措施治疗。后来孩子大便时排出一块机化的血块,随访孩子没再出现肠套叠,饮食增加了,也很快长高长胖了。

  在健康教育宣传领域,把中医养生、康复理念、食疗融入医疗活动,将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创新诊疗方法、开发新的药物等,也将会给病患带来明显利益。我们要精准利用中西医优势,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在多个领域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功立业。

  问题五:在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方面,您认为医院应该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如何确保中医药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答: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就是提高中医服务过程的质量和服务结果的质量。

  中医药服务过程医院应重点加强的工作很多,涵盖了很多方面:

  1.就医服务流程通畅(简便就医少跑腿)。

  2.针对中医药服务的各种规章制度要符合中医的特色。

  3.医院服务特色要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

  4.加强对从医者思想道德的培养。医生不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还有谨记《大医精诚》的淳淳教导,“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服务结果就是治疗的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解决问题才叫质量过关。为确保疗效医院会怎么做呢?首先一定是培养人才,培养较高水平的能解决患者需求的医生,治疗师;其次加强专病专科建设,提供优质医疗资源。这次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就是为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指明方向。

  3.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规范饮片的炮制方法和煎煮方法。

  4.对中医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

  5.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和中医后备力量提供政策支持。

  6.加强中医药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和推广等等.

  医院把以上的服务质量做好,就可以确保中医药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问题六:融入中医药理念和服务,对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在您看来,如何更好地将中医药融入到日常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接受度?

  答: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是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等以西医为主的院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政策上国家也反复下文,要推进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是“中融西”的作法。中医药的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医药的思想核心。博大精深,又细致入微,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药的理念很具体,其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形神兼备”等为理论基础;以“调理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治未病”等为中医治疗理念。这些理念是中医传统智慧的核心,易学而难精。

  其意义是什么?

  一是,对医护人员来说,他们的观念会得到升华,临床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临床思路得到拓展,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二是对患者来说得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达到获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是对医院来说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满足民众健康需求。当然也降低一部分药品耗材的使用量。

  四是对社会对国家来说,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实现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所以中医药对于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更在于其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对于健康、养生和人类价值的哲学思考和探索,为现代医学提供的借鉴和参考。

  如何更好地将中医药融入到日常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接受度?在我看来:

  一是做好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从思想上让大众了解中医,接受中作为中医,健康宣教有中医,科普宣教中西医并重,中医药文化宣传不仅要进校园,也要进社区,进单位。我们一些媒体影视也要做好宣传,让中医药的理念,中医药文化渗透到大众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让患者感知到中医养生保健、治病救人的现实功效,他们的口口相传,更可提高患者接受度。

  二是医生要明中医之理,与患者做好沟通。很多人说:中医糊糊治好病,西医明明白白治死人。其实中医是道,最要理明。作为医者只有从理上对中医达到更深的层面,认识才能更好的运用它解决临床上的各种问题。“医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药”,将中医基本理论观念的阐述清楚,选择治疗方法的原因讲明白,病人也将从心底接受、认可你的观点,病也可能好了一半。

  三是确实能解决问题,治好疾病。把“治未病”的理念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减少疾病的发生。人们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导引疗法、中草药、经络疏通等方法来调养体质,截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已经生病了要及时治疗,防止变生他病;痊愈后进行合理的调摄防止疾病的复发,这样就会少生病,不生病。比如在节气,季节转换小儿易生病时节之前,进行推拿保健预防;老人病后练练八段锦或太极拳等可以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四是将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疗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可培养一批中西医并用,临床、科研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等。

  问题七: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您认为医院怎样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如何完善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答:医院能吸引或者留住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我认为主要靠平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其一,医院要有一套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和支持政策,比如中医临床医师中医经典学习培训规划、中医药知名专家传承工作室的继承培养、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支持倾斜政策等。第二,医院引进新人或高层次人才入职后,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能得到价值体现,专业水平能不断进步提升,能看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笫三,医院能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提供与科研教育机构合作机会,有技术创新的平台。笫四:医院、科室的文化建设,学习氛围也有助于留住人,有传帮带的老师,比学赶帮超的团队,才可能让人有以院为家的意愿。

  如何完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机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读经典、重临床、拜名师,强能力”。近几年,很多中医院在不断完善这种培养机制,成效显著。一是读经典,中医药特色人才需德才兼备、内外兼修,树立整体观、取类比象的中医药学思维方式,读经典是最好的捷径。医院可内部组织学习,外请名家培训。二是重临床,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理论运用于临床,自觉培养中医原创思维,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红教授在《思考中医》中说:“我们要养成上工的思维,避免下工的行为”。注重多学科合作,中医能长盛不衰就是能兼容并蓄,融合创新,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找问题,不断提升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拜(明)名师,中医非常注重中医药师承教育,中医药学发展具有鲜明的师承教育特征,探索创新名医工作室、中医药师承班等教育模式,以内部培养为主,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于一体,促进医院专科建设,以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院内无名师,就走“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培养骨干人才。四是强能力,医院要留住人才,要提供平台,自己培养,不断增强他们的各种能力。同时医院也要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中医药工作者团结协作,善于传承、勇于创新,潜心研究,成为骨干专家,更好承担起从医者的使命,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问题八:咱们医院是否开展了针对公众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和普及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如何?

  答:我们医院是信阳市妇幼保健院,信阳市儿童医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医院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普及活动,受益人群广,其中不仅有病患、还有社区群众、幼儿园中小学家长、学生以及医务人员。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根据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医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孕妇学校、女性课堂、家长课堂、患者微信交流群等;通过与中小学校、幼儿园一起联合开展中医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走进中医文化馆、科技馆、社区等开展中医养生、妇幼疾病健康科普讲座等。我本人2023年在中医文化馆讲了“以四时论秋季养生”及“冬季养生话饮食”,在科技馆就“小儿推拿疗法”进行了普及宣讲,在市科协、妇联组织的大型义诊活动中为群众进行零距离义诊咨询,通过这些活动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理念、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提供四时养生,饮食起居宜忌等知识,群众的接受度很高,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他们在接受中医药健康宣教后,一方面对疾病有了理性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和危险性,有助于提升大家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就诊时和医生的沟通会更顺畅,就医的满意度提升,另一方面改变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

  其次,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在去年的民生实事“两癌”培训上,我讲了“中医角度看两癌”,也针对本院“西学中”学员和羊山新区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组织了十场培训,普及了包括“认识经络系统”,“艾灸疗法”等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对辖区内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院内,我们要求医护人员做健康教育时加入一些中医药保健的内容,如饮食调护,穴位按摩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同志会查很多的文献资料,不仅受到中医药的熏陶、提升专业水平,而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清深奥的医学道理,提升了沟通表达、控场、共情的能力,对医生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问题九:贺院长,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您认为目前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答:近几年来,尤其是三年疫情,中医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说到机遇,借用三个“前所未有”——全社会对发展好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和共识前所未有、世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好环境前所未有。面对这些“前所未有”,人民大众对中医药的优质服务需求也是日益增多。我不能立足国际来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河南,来谈谈我的认识。河南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也是中医药大省,在人才、药材、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西医融合的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优势。但也面临挑战。就我认知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有中医思维的中医药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注册中医的人员很多未从事中医药工作。民间中医的传承延续断层,一些传承工作室师承仅仅是仪式。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其二中药材参差不齐。中药炮制面临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双重考验与研究。中药价格飙升,中药种植监管标准很难统一。其三、中医药研发和产品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医药科研的实用性、指导性、普适性没得到重视。中医药科研和院内制剂认定评价难。其四、中医药文化认可度仍有待提升,很多人对中医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完全不认可,中医药文化宣传任重道远。

  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要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中医类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中医医养结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二要不断壮大中医人才队伍,既要重视科研型人才,也要引育传承型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西学中”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三要坚持中医药特色方向,注重传承与创新并重,传承创新经方,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作用机理的研究和阐释,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四要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产业化,让更多经典名方、百姓认可的中药制剂走向市场,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五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发挥河南中医药大省、文化大省优势,将中医药与文旅文创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让老百姓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为此,我们中医人会坚定信念,为助推中医药焕发绚烂光彩而不懈努力。

  结语:好的,非常感谢贺院长的精彩分享。我们坚信,中医药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期待未来共同见证中医药的辉煌!

  本期嘉宾:

  贺辉,主任中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

  第九届“河南优秀医师”; 第一届“信阳名医”;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师从豫南名医李如雪、拜师国医大师丁樱教授、龙砂医学传承人顾植山教授

  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科能力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消化、感染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非药物疗法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分会常务委员

  信阳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信阳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

  信阳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融汇中西,精研医理,临床采用中西医并重,内治外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疗效显著

  推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艾灸、六气针法、小儿膏方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中医与妇幼融合发展

  擅长新生儿疾病、发热性疾病、反复咳喘、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小儿淋巴结炎、腺样体肥大及疑难杂病等的救治

  发表论文十余篇


[责任编辑: 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