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何艳新:如何科学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何艳新)体检报告上的 “甲状腺结节” 四个字,让不少人心里 “咯噔” 一下。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 20% - 76%,但其中仅有 5% - 15% 为恶性。如何科学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成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多个维度,为你揭开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奥秘。
一、观察症状:初步判断的重要线索?
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观察身体信号,仍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良性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多数人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这些结节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例如,常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往往在照镜子或他人提醒时,才注意到颈部有轻微隆起。?
与之相对,恶性结节可能伴有特异性症状。当癌细胞侵犯喉返神经时,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这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预警信号之一。如果肿瘤压迫气管或食管,还会导致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此外,短期内结节迅速增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性疼痛等症状,都应引起高度警惕。曾有患者因声音嘶哑就诊,最终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正是这些症状为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专业触诊:医生的 “第一关筛查”?
医生通过触诊进行初步判断,这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环节。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通过手指感知结节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等特征。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均匀,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良好;而恶性结节往往形状不规则,质地坚硬,边界模糊,活动度较差,有时还能摸到颈部肿大的淋巴结。
但触诊也存在局限性,其准确性受医生经验、结节位置等因素影响。对于位置较深、体积较小的结节,触诊可能难以发现。因此,触诊通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精准定位的 “火眼金睛”?
1、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诊断的 “金标准”?
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医生可以清晰观察结节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判断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形态与边界:良性结节多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恶性结节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甚至呈毛刺状或蟹足样改变。
内部回声:良性结节内部回声多均匀,而恶性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常伴有微小钙化灶。其中,直径小于 1 毫米的沙砾样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异性表现之一。?
血流信号:恶性结节通常血供丰富,血流信号紊乱,可检测到高速高阻的血流频谱;良性结节血流信号相对较少,分布规则。?
此外,超声检查还能发现触诊难以察觉的微小结节,并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转移。?
2、其他影像学检查?
除超声外,CT、MRI 等检查也可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CT 检查对评估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有无气管或食管侵犯具有优势;MRI 则在软组织分辨方面更具特色,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解剖结构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但这些检查价格相对较高,且存在辐射风险,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仅在超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或怀疑有恶变时选用。?
四、实验室检测:从数据中寻找答案?
甲状腺功能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实验室指标。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可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虽然甲状腺功能检查不能直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但异常结果可能提示某些潜在疾病。例如,甲状腺结节患者若伴有甲亢症状,且 TSH 水平降低,可能提示结节具有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多为良性的高功能腺瘤;若甲状腺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
此外,甲状腺球蛋白(Tg)和降钙素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术后监测具有一定价值。但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五、病理诊断:确诊的 “最终判决”?
如果通过上述检查仍无法明确结节性质,就需要进行病理诊断。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将细针准确刺入结节内,抽取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FNA 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点,诊断准确率可达 80% - 95%,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 “金标准”。?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结节位置特殊、FNA 结果不明确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通过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病理诊断等多方面信息。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