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黄祺:告别“湿手”尴尬 手汗症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

发布时间:2024-08-09  来源:   
2024-08-09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黄祺)手汗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局部多汗症,主要表现为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尽管手汗症本身对健康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其频繁的出汗症状常常让患者在社交场合感到尴尬,甚至影响自信心。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汗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护理要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

  一、手汗症手术治疗方法

  手汗症的手术治疗主要目标是减少或阻断导致手部过度出汗的交感神经信号。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背部开刀的交感神经切除术、微创手术切除交感神经链以及经皮下交感神经烧灼术。

  1、背部开刀的交感神经切除术

  这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在上背部做一大约十公分的切口,切断双侧的一根肋骨,切除左右两侧的第二胸交感神经。尽管此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手汗,但其创伤大、疤痕明显、手术时间长且术后恢复慢,现已较少采用。

  2、微创手术切除交感神经链

  微创手术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手汗症治疗方法。该手术通过每侧腋下的小切口(直径小于1厘米),在胸腔镜的精确指引下,利用电视监测系统切断引起手汗的胸交感神经。此手术不开胸,创伤小、痛苦少、瘢痕小且不影响美观,一般术后1-3天即可出院,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立即消失。然而,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进行。

  3、经皮下交感神经烧灼术

  这种方法通过电极烧灼来破坏胸交感神经节,术后无明显疤痕。但由于其复发率较高,并未成为主流手术选择。

  二、手术治疗前的准备与护理

  手术治疗手汗症虽然效果显著,但术前的充分准备与护理同样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

  1、心理准备

  术前,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紧张情绪。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会共同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同时,医护人员会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要求、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2、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如皮肤清洁、术前禁食等。此外,患者还需按照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液化验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三、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还与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密切相关。

  1、术后观察

  手术后,巡回护士会定期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病情及伤口愈合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及末梢循环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局部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处理。

  2、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与干燥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患者应避免沾水,以免发生感染。同时,要避免用手过度挠抓伤口,以免影响愈合。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消毒液进行伤口消毒,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3、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同时,也会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呼吸方式,以减轻疼痛。

  4、康复指导

  术后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会嘱咐患者去枕平卧位4小时,头偏向一侧,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同时,鼓励患者少量进食流质饮食,以促进身体康复。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肺复张和血液循环。此外,医护人员还会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练习,以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5、饮食与运动

  术后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摄入高热量、辛辣刺激的食物。运动方面,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手汗症状。

  四、手汗症的日常护理与预防

  除了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外,手汗症的日常护理与预防同样重要。

  1、保持手部卫生

  患者应保持手部清洁和干燥,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以免堵塞毛孔导致细菌滋生。

  2、调节情绪

  情绪的稳定对于减少手汗发作至关重要。患者应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对紧张、焦虑的耐受值。

  3、定期复诊与随访

  对于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手汗症患者,定期复诊和随访是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包括检查伤口恢复情况、评估手汗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咨询。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