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今日头条 > 正文

“白发针”疗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关注,仅在少部分医院的皮肤科开展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   
2025-09-01  健康大河南

  “有了白发针,白发脱发有救了!”近期,“白发针”疗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关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网友发帖,分享注射“白发针”的经历。8月30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机了解发现,该项治疗仅在少部分医院的皮肤科开展。

  某社交平台上,诸多网友分享打“白发针”引关注。

  “目前尚无权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注射疗法能够根治或显著改善白发。即便在临床环境下实施所谓的“白发针”治疗,也并非独立起效,需依托于综合性的诊疗手段,且其长期效果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8月30日,某三甲医院皮肤科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专家介绍,网络流传的“白发针”主要成分是腺苷钴胺。这是一种内源性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在临床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患,是一种辅助用药。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腺苷钴胺作为一种辅酶,参与体内核酸的合成以及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理论上,它可为毛囊黑色素细胞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可能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或代谢障碍导致的白发问题。“然而,这主要基于理论推导,并非法定适应证。”专家说。

  “‘白发针’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我们在治疗头皮疾病时,发现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部分患者的白发会有明显改善。因此,在头皮疾患的治疗中,除了中医辨证论治内服药物,也会配合在头部百会、四神聪等处进行穴位注射,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肝肾的作用。”3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迟慧彦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白发复杂难治,需要系统性地全程治疗,并非单纯穴位注射就能解决问题,且并非对于所有白发都会起效。

  专家表示,白发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因素包含遗传、衰老等,后天性因素则包含精神压力、疾病、药物作用和营养问题等。遗传因素无法改变,而由后天因素导致的白发仍为难题。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