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长期缺水会影响身体健康,每天正确饮水量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源:   
2025-04-30  健康大河南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我们的身体运转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到参与各种生理化学反应,再到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人体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水的支持。然而,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是:每天喝多少水才够呢?事实上,不同人群的饮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揭秘。

  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参与消化、吸收、循环和排泄等各个环节。例如,消化液中的水分有助于分解食物,使其营养成分能够被身体吸收;血液中约 90% 是水,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带回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水还能调节体温,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保持身体温度的稳定。如果身体缺水,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口渴、口干、皮肤干燥、尿液变黄、便秘等,长期缺水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增加患病风险。

  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应饮水 1500 - 1700 毫升,这大约相当于 7 - 8 杯水。这里的水主要指白开水和淡茶水,不包括含糖饮料、咖啡等。之所以有这样的饮水量建议,是因为成年人每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皮肤蒸发等途径会排出一定量的水分,为了维持身体的水平衡,就需要摄入相应量的水来补充。当然,实际饮水量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水分流失量大,此时就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可能达到 2000 毫升甚至更多;而在冬季,出汗量减少,饮水量可以相对减少,但也不宜低于 1500 毫升。另外,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成年人,由于水分通过汗液大量流失,每天的饮水量可能需要达到 2500 - 3000 毫升甚至更多,并且要注意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儿童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比成年人更为旺盛,对水的需求也相对较高。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饮水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1 - 3 岁的幼儿每天总水摄入量(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等)约为 1300 - 1700 毫升,其中饮水量大约为 600 - 800 毫升。4 - 6 岁的儿童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1600 - 20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800 - 1000 毫升。7 - 10 岁的儿童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1800 - 22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1000 - 1200 毫升。11 - 13 岁的男孩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2300 - 27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1100 - 1300 毫升;女孩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2000 - 24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900 - 1100 毫升。14 - 17 岁的男孩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2500 - 30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1200 - 1400 毫升;女孩每天总水摄入量约为 2200 - 2600 毫升,饮水量约为 1000 - 1200 毫升。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饮水量应根据其活动量、出汗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家长要培养孩子主动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孩子口渴了才想起喝水。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对水的需求也有特殊之处。孕妇由于身体负担加重,新陈代谢加快,且要为胎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每天的饮水量应比普通成年人有所增加,一般建议为 1700 - 2000 毫升。而哺乳期女性,为了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每天的总水摄入量约为 2100 - 2300 毫升,其中饮水量大约为 1500 - 1700 毫升。乳汁中大部分成分是水,母亲摄入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乳汁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对缺水的感知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更要注意主动饮水。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 1500 毫升左右。但如果老年人患有某些特殊疾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饮水量则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过多饮水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每天喝多少水才够,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无论是普通成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关注自身的水分需求,养成科学合理的饮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来大致判断自己的饮水量是否足够。一般来说,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说明饮水量较为合适;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发黄,可能提示身体缺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饮水这件小事,为身体健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