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正确认识哮喘,做好日常管理是减少发作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   
2025-04-23  健康大河南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39亿患者深受其扰。每一次发作,喘息、气急、胸闷的症状都如同无形的枷锁,限制着患者的生活。然而,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气道敏感,哮喘患者同样能拥有自由畅快的呼吸,重拾生活的精彩。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哮喘的科学防治之道。

  一、认识哮喘:气道敏感的根源

  哮喘的核心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正常情况下,气道光滑且畅通,能让空气顺利进出肺部。但哮喘患者的气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免疫细胞异常活跃,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使得气道变得异常敏感,一些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刺激,如花粉、尘螨、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甚至是运动、情绪波动,都可能触发气道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引发哮喘症状 。

  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患者,个体患哮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同时,环境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业化进程导致的空气污染、室内外过敏原的增多,都为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了解这些发病机制和诱因,是科学控制哮喘的第一步。

  二、规范治疗:控制气道敏感的基石

  1. 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等,它们能从根本上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吸入给药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方式,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而缓解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但不能长期依赖,否则可能掩盖病情,增加严重发作的风险。

  2. 个性化治疗方案:每个哮喘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诱发因素、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仅需低剂量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而病情较重或频繁发作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甚至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三、日常管理:减少发作的关键

  1. 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身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对于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防尘螨的床罩和枕头套;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护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面部。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对哮喘患者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诱发哮喘的风险;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运动方面,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瑜伽等,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时随身携带缓解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运动性哮喘。

  3. 心理调节:情绪波动也是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长期患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患者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四、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的依据

  1. 症状监测:患者要学会记录哮喘症状,包括发作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用药情况。通过记录,能更清晰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迹象,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肺功能监测: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客观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和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肺功能指标,判断哮喘控制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目前,一些便携式肺功能仪的出现,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日常肺功能监测,及时掌握自身呼吸健康状况。

  哮喘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细致的日常管理和病情监测,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气道敏感,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每一位哮喘患者都不应被疾病束缚,积极行动起来,遵循医嘱,做好自我管理,相信终能挣脱哮喘的枷锁,自由畅快地呼吸,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