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腿疼让她陷入人生双重痛苦,吴太安医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换关节
健康大河南讯:(文/何淼淼)刘阿姨正在经受着人生中的双重痛苦。这双重痛苦来自她的膝盖,膝盖带来的疼痛,让她只能卧床休息,一边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一边备受心灵的煎熬:上有90多岁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两个孙子需要接送上学。而如今,她也成了家里被照顾的人。一时间,家里的生活秩序乱了起来,而刘阿姨也进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刘阿姨,南阳镇平县人,今年63岁了,她是个典型的乐观豁达、勤劳能干的中国老人,虽然63岁了,但是却肩负重任。平时,上要照顾90多岁的父母,还要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依然不肯歇息,承担家庭的重担,为自己的儿女,为自己的父母担负责任。
而这种责任,更体现在她作为家庭的“心脏”位置,一旦停下,就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和内心煎熬。
这几年来,因为腿疼,她受尽了苦头,有邻居开玩笑说:在家照顾小孩、伺候老人,累的了,腿不疼才怪呢!每每听到这些,她都连连叹气,日常闲谈时,她会说出自己的病痛和苦恼,害怕老人小孩没人照顾,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她的无奈呢。
她的双腿不能久站、不能走远路,一旦站久了、走多了,双腿膝关节就会出现刺痛,这让她难以忍受。疼得厉害时,她的腿很难抬起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三、四年了。
她试遍了家里的土方、偏方,按摩、针灸、艾灸都用过,可就是不见起色,只要疼得厉害,她就吃止疼药,日子久了,就算吃止疼药也无济于事。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病不能再拖下去了。
说来也巧,之前走路蹒跚的一位邻居,一段时间没见,再见时,邻居的腿走路轻快了许多,这正好被刘阿姨撞见。她询问得知,这位邻居以前和她的症状差不多,实在忍受不了去做了手术,这才刚出院,还在恢复期。她一听,眼睛亮了,连忙询问大妈都做的什么手术、花了多少钱、效果怎么样。
一番交谈,她记下了南阳文和骨科医院,记住了吴太安这个名字,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决定去试试。
她把家里安排妥当后,儿子带她来到医院,挂了骨科吴太安医生的门诊。
吴太安尝试用手稍微捏了捏刘阿姨的膝盖,她哎呦一声痛的叫了起来。吴医生询问完病史,让她躺在床上,进行了详细的肢体检查。“你这双腿很有可能是双膝退行性关节病,严重时需要做手术,赶紧去拍个CT,看看退变的程度再做决定。”吴太安说。
阿姨看医生说的斩钉截铁,也没再犹豫。
结果出来一看,确实是退行性关节炎,而且她膝关节的三个间室、关节软骨都已经退变,半月板也磨损的不行了。见阿姨有些疑惑,吴太安解释:“正常人的膝关节内有厚达3毫米的软骨,在人体活动时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一旦软骨磨没了,走路就会磨骨头。时间越长,骨损伤和骨变形就越严重,活动时疼痛难忍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体膝关节有3个类似房间的腔室,分别叫做内侧间室、外侧间室和髌骨间室。由于85%的膝关节退变主要累及单间室,为了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骨量,晚期退行性关节炎多采用单髁置换手术,而从片子上看,您膝关节的三个间室都有所退变,已经很严重了,必须做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了。”
刘阿姨问:“那我之前也针灸了,也有吃药,为什么不起作用呢?”
吴太安医生说:“早期的退行性关节炎是可以采用吃药、针灸等方式来保守治疗,比较严重的退行性关节炎,保守治疗通常无法缓解。像你这种长期服用抗炎止疼药都不起作用的情况,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了。”
她越听越害怕,问医生该怎么办,吴太安医生说:“你这种情况必须要关节置换了,可以做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听到关节置换,刘阿姨的眼神透露出害怕和担忧。她害怕这种换骨头的手术,担心术后的效果,万一效果不好,不光老人小孩照顾不了,连自己都要家人照顾,以后还怎么生活。但她又十分期待术后双腿能像正常人一样,不再疼痛。她喜忧参半,向做过这类手术的病友打听置换后的情况,得知效果都不错,便决心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吴太安医生解释:“膝关节表面置换,就是把膝关节表面不好的软骨给去掉,把损伤的半月板也给去掉,然后换上人工软骨和半月板,让腿变直,这样换完之后,既能使关节不再疼痛,也能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术后,阿姨得偿所愿。恢复后,她的膝盖不再疼了,日夜困惑的心结也解开了。在她看来,腿不疼,能照顾老人,能接送孙子上下学,就是手术的成功。
的确,在她身上,看到了中老年群体的“悲哀”。花甲之年,儿孙满堂,却始终走不出厨房,有颗操不完心,拖着“残破”的身体,成为了家里的老顶梁柱,能有所分担,就是自己的最大价值了。
阿姨的双腿陆续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随访时双腿恢复的也不错。如今她的生活回归正轨,很珍惜腿治好的每一天,在邻居眼中,她也不再是到处叹气的“祥林嫂”,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日子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