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今日头条 > 正文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做大做强儿科“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0-06-01  来源:   
2020-06-01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已完成心血管病、癌症、老年、儿童、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类别的国家医疗中心设置,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探索高水平医院管理机制,切实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从本期开始,健康报院长论坛版将陆续邀请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相关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来分享做法、经验和思考。

  又逢“六一”,小朋友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老朋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也迎来了自己78岁的“生日”。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改变了很多,但人民至上、儿童优先,全国儿科同道携手共建儿科医疗联合体、共同守护祖国未来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

  34家单位共建共享共赢

  秉承“全国儿科是一家”的理念,2013年起,北京儿童医院摸着石头过河,牵手多家兄弟医院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儿科医联体建设,探索在全国建立“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儿科医疗服务新模式,合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共同推动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2013年,包括北京儿童医院在内的全国9家省级儿童医院率先行动,通过专家、临床、科研、教学、预防和管理“六个共享”,初步形成“跨省专科联盟”模式雏形。2016年,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全国儿科同道的共有平台,延续儿科跨省医联体建设使命,不断做大做强儿科“朋友圈”。截至2020年5月,先后吸引了全国34家理事成员单位加入,形成了儿科独特的“共建 共享 共赢”文化。省级儿童医院作为成员单位,陆续在各省纵向整合医疗资源,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目前,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区)2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各级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逐级下沉,不断拉平区域间医疗技术差距。

  2015年起,北京儿童医院先后托管顺义妇幼保健院、保定市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开启“托管”模式紧密医联体建设,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托管后,双方财产归属关系、人员编制、债权债务等保持不变,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权由双方及相关部门共同组建的“理事会”行使。通过专家、管理“双下沉”,变输血为造血,有效加强学科建设,带动被托管医院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双提升”。

  2020年,被托管医院陆续交上令人满意的“期中成绩”。顺义妇幼保健院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之名,五年间,先后拿下医疗、预防、保健、科研等领域的多项国字招牌。挂牌“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后,截至2019年底,保定市儿童医院门诊人次增长了1.5倍,住院患者增长32.4%,手术人次增长近3倍,新增内外科特色专业门诊15个,百余项技术填补当地空白,方便了更多患儿就近就医。

  2018年,北京市推行儿科紧密型医联体,北京儿童医院相继在北京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良乡医院、石景山医院成立诊疗中心,实行成员医院儿科所有权、管理运营权分开负责制,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管中心关于紧密型医联体“规划通、品牌通、人员通、药品通、标准通、管理通”的“六通”原则,实行医护技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成员医院儿科实力。北京儿童医院天坛诊疗中心成立仅1年,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了180%,住院人数增长67%,且收治病种结构改变,呼吸系统常见病明显增加。

  借助不同形式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的推动作用,全国儿科“朋友圈”互动频繁,患者就医更有序。近些年,北京儿童医院京外患儿门诊占比由过去一半以上下降到一半以下,住院占比明显上升,更多常见病患儿就诊留在了当地,疑难重症患儿救治资源得以进一步合理分配。

  强化公卫理念应对新课题

  疫情期间,儿科医联体的“基建”作用和互联网诊疗的“连接”功能为儿童健康防控和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在更大范围内完成了儿科分级诊疗、预约就诊、分时就诊、在线复诊等就医模式的患者教育。2020年4月,为提高疫情期间儿童看病就医便利性,北京儿童医院上线互联网诊疗功能,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在线复诊、在线开药和处方药品配送到家服务。2月~5月,北京儿童医院远程会诊病例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对未来儿童医院管理、儿科医联体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承担着我国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儿科临床研究转化,全国儿童主要疾病登记、相关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引领全国儿科医学技术发展,会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带动提升我国儿童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的重任。紧紧围绕上述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全国儿科共同开展和筹划了一系列工作,如建立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查指标参考区间、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等。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儿童医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务,严格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制,推行分时段就诊,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防控方案和诊疗流程。始终开放诊疗,始终确保全员疫情防控意识不松懈,防控物资供应不掉链,防控筛查措施无漏洞,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培训管理,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三防、四早、九严格”要求,稳妥有序开展医疗服务,尽可能满足全国各地患儿的就医需求。

  儿童缺乏自我防护能力,通常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就医诉求高,儿科总体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如何兼顾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秩序恢复,补齐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短板?疫情之后,医疗机构发展普遍面临的这一新课题,在儿科领域显得更为严峻和紧迫。

  未来,只有进一步强化儿科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理念和意识,加快补齐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短板、漏洞和弱项,才能持续发挥儿科医联体网络的韧性,共同应对各类疾病的挑战。

  目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正加速筹建“儿科感染在线”学术交流平台,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也高度重视儿科感染性疾病研究和儿童医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考虑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力度,并积极推动相关机构给予儿科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更大的支持。


[责任编辑: 赵静毅]